漫谈《故乡》的“变”与“不变”读后感1000字

漫谈《故乡》的“变”与“不变”读后感1000字:

“橫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的鲁迅。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鲁迅绝不是短短一句诗就能概括的了的。

小时候,我对这些“所谓大作家”是很不感兴趣的。记得最“害怕”的两位作家,一是朱自清,再就是鲁迅,写了那么多好长的课文还要背全篇,何况这些课文一点也不“好玩”,简直是受罪!一直到初中,鲁迅留给我的印象,便仅仅是那一篇删改过的《故乡》——《少年闰土》。

随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接连给了我数次重新认识鲁迅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渐渐扩大,我也渐渐明白了他为什么能拥有“民族魂”这般伟大的称呼。然而,人们口中那个“战士”鲁迅、“批判家”鲁迅却迟迟未出现,出现的更多的是讲师生情、亲情、友情的鲁迅。

直到《故乡》出现了。

这篇足有八十八段,篇幅相当于四五篇短课文的小说,将曾经我们对《少年闰土》的一种情怀提出来了。12段到30段没有什么变化,然而,文章在后半部却笔锋一转,“画风突变”,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出场,然后引出具有翻天覆地变化的闰土,这就不仅是一篇小说了,更像是在感慨!

首先,作者写了“变”。闰土和杨二嫂在以前是美好的人物,而在物是人非的现在,过往如一场醒来的美梦,或者说现在是一场噩梦。

接着,作者写了“变”的原因—这是文章的核心。长大的闰土有了阶层意识,与作者有了隔阂。这是一种毒害,是封建思想对现实主义者、对千万人民的毒害!这,不恰恰是作者反抗的么?不恰恰是作者批判的么?这才是鲁迅的文章——要唤醒麻木的人们。·喊口号的文章是没有用的,像鲁迅这样的小说、散文,加上时代的背景,造就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救国路,也成就了这样伟大的作家。

最后,作者留下了“希望”,孩子是最天真的,文章中“我”的孩子与闰土的孩子丝毫没有隔阂,没有阶层的隔膜,就像曾经的“我”与少年闰土一样,而作者最希望的是孩子长大之后不要重演他和闰土的悲剧。只有时代“变”,才能改变这一切。对啊。路就在前方。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学课本里只有《少年闰土》了。对啊,孩子的一切都是美的。只有长大了,才会懂更多的事物的本质。我相信,即便鲁迅在世,他也会这样选择吧。这就是《故乡》,美好而黑暗的复杂社会,一群变化着的人们……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3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5:28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5:28

相关推荐

  • 《苹果园里的马丁皮平》读后感400字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里,读了《苹里的马丁皮平》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行吟诗人马丁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流泪的青年,为了帮助他找到梦中情人,马丁在苹果园了整整呆了六…

    2024年7月12日
    191
  • 《书香岁月-杨绛》读后感600字

    书香岁月 似水流年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我都不屑  我爱  其次是艺术  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

    2024年7月13日
    156
  •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800字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800字: 今天有幸阅读了作家麦家作品《致儿子的信》,这是一封“最美家书”,字字珠玑饱含深情,看完让人潸然泪下。文章很感人,从文章中,我体会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

    2023年3月17日
    212
  • 《皮皮鲁新传》读后感300字

    《一口把癌给吃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皮皮鲁新传》这本书中的《一口把癌给吃了》这篇文章。这个风趣、感人、充满幻想的故事顿时把我吸引住了。 故事里皮皮鲁的威威为了救活身患癌症的…

    2024年7月13日
    117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550字

    读«吴讲历史故事»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套书,叫做«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第一本。  这本书中,讲了“盘古开天劈地”“纣王…

    2024年6月29日
    143
  • 民俗春节民风作文5篇

    民俗春节民风作文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俗春节民风作文5篇,…

    2023年12月1日
    2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