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戏答元珍》《黄溪夜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黄溪夜泊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1)请从两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地方。(5分)
(2)请试着找出这两首诗的诗眼。(3分)
参考答案
(1)这两首诗都是近体诗,都是感怀之作,都是在贬官居外的情况下的自作宽解之言,以平衡内心的苦闷,都反映了其开朗的胸襟。(答出两点即可)
(2)《戏答元珍》的诗眼:野芳虽晚不需嗟。(或“虽”)。《黄溪夜泊》的诗眼:不因迁谪岂能来。(或“岂”)。

对比赏析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黄溪夜泊》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古诗,于景祐四年(1037)被贬夷陵时经黄溪作。首联以“恨”、“愁”二字点明主旨,为全篇定下基调;颔联以景逆情,用黯淡、朦胧两种不同的景色作渲染,进一步抒写缠结难解的愁绪;颈联喟叹岁暮谪居卧他乡,只能借酒浇愁,感慨深沉;尾联自我解嘲,在无可奈何之际故作旷达。此诗气象阔大,意绪苍凉,为欧阳修七律的佳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8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0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原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

    2022年12月27日
    278
  • 《顾生》文言文

    《顾生》文言文   江南顾生客稷下,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余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辟;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   一日方凝神注之,忽觉身入宅…

    2022年12月4日
    270
  • 王安石《材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材论 王安石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

    2022年12月17日
    300
  • 战国策文言文阅读

    战国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庄辛曰:臣…

    2022年12月3日
    286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文言文的原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文言文的原文   想起古时的战争,总觉得是件悲伤的事情。硝烟四起,乱世成殇。是谁,曾经走在征途漫漫的夕阳古道上;又是谁,凭栏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再无你的身影。征夫与…

    2022年11月28日
    270
  • 文言文高山流水阅读

    文言文高山流水阅读   文言文阅读(9分)   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①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②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

    2022年11月28日
    2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