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于山东青岛 ,中国内地男演员,关于他的语录有哪些呢?下面是励志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黄渤,供大家参阅!
黄渤励志语录
1、我没觉着自己长得丑,都是别人说的。
2、记者:你今天怎么穿成这样?(很板的白衬衫)
黄渤:今天是把本质的东西散发了一下。
记者:脖子上为什么还要栓三根绳子啊?
黄渤:这是鞋带的另外一种系法。
3、我的声音不像我那些那些同学,一个个都老生似的,我也就配个坏蛋,刚出场的小怪还行。
4、当时唱歌的时候最多一天连赶过11个场,人家分偶像派和实力派,我是体力派。
5、鲁豫:写的歌有被别人唱过的吗?有唱火了的吗?
黄渤:唱得人家发火的有。
6、这个不关我的事,别人老找我来演小偷,没办法,长得已经浑然天成了。
7、我在里面的角色叫牛二,除了牛以外还有很多二的精神。(《斗牛》)
8、我发现当时拍得越遭罪的,大家看得就越。
9、这事儿给我带来的基本上全是耻辱。
10、“请问你的下一步影片《疯狂的赛车》是讲平常意义上的赛车吗?”
“不,是讲自行车!”
11、(说《呼叫转移2》)爱情呼叫转移是他们演的,我是那个2。
12、其实大家《疯狂的石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它没有,不认识这帮人,也就那么点钱,但是折腾出来很好玩。
13、鲁豫:模仿家长签字,当年你练过吗?
黄渤:练!当然要练,这必备的功课这是。
14、我做菜喜欢材料胡放,调料也乱放,瞎琢磨。做菜的时候经常说黄渤你慢点儿你别炼出丹来。(ps:他喜欢做菜而且做的很好。)
15、去金鸡奖,往外一出的时候闪光灯就闪了,心里想哎哟我的天影响力这么大这戏,一出来就电闪雷鸣的,越走越不对劲儿,怎么都没人瞅我,回头一看,后面宁静。
16、你要去演太难了,你把你自己变成这个人那就容易了。
黄渤成长历程
黄渤并不是“一夜成名”,只是形象上人们容易误以为他是草根出身。宁浩早在他的北影求学阶段就认识他。管虎在他最穷时期也常吃他做的炸酱面。据说他现在演管虎、宁浩、徐峥的片子都是象征性片酬。饥饿感没有给他打上困顿和悲苦的烙印。有一种声音始终认为,黄渤创造这些极具典型意义的形象,农民、毛贼、流氓,并不完全真实。秘诀是变形和偏离构建的诙谐。“给人造成的错愕,这种和真实之间的若无其事,存在巨大的张力,直接后果就是笑。”他打破了单调逻辑,建立了一种自由奔放、充满意外和欢乐的表演。本来隐藏在底层人物身上常规的价值观、等级观,被他的表演释放了出来。
管虎用穷困潦倒形容黄渤作为演员的“北漂”时代。“十几年了,到今天有时候躺着还在想,我怎么可能干这个?还有人喜欢?”黄渤“触电”时25岁。他曾是个跑场子小歌手,跟周迅、朴树、杨坤、沙宝亮等人到处唱歌厅。“那时候一批人一起唱,别人全火了”,可他还住在北京郊外的农民房里,每天骑两个小时自行车去歌厅演出。“我那时年纪都挺大了。”他说他不愿意接受家里的资助。从甘肃支边回到原籍青岛,都是大学毕业,在机关单位是处级干部。家里人他能上清华北大,黄渤说:“我考十次加一块儿也不够。”宁浩说黄渤和自己有某些共同点:小城市里的边缘少年,还有着单向思维的上一辈。
管虎第一次见没注意黄渤好看难看,反而觉得“他身上透露出一种特别用功的天性,眼神闪烁着,特好。”管虎说职业演员的眼睛没有这个“闪烁”。黄渤的第一个问题是“给多少钱?”一听5000块,他满意了,高虎才拿1万元。他一分钟电影没拍过,说着说着话就跑镜头外面去了,甚至还对着镜头喊“停”,管虎恼了,“告诉你一个规矩,这个地方只有我能喊停!”黄渤开工第一天,导演感觉他“简直是傻帽儿”,但第二天上手就特别快了,“第三天,真不夸张,就感觉他什么都会,什么都对了,全明白”。
20xx年,用12天管虎拍完《上车,走吧》,得了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黄渤借了套西服去走红地毯,回头一看,宁静在后面,赶紧猫腰低头,给人让开。他坐在伍佰、巩俐中间,紧张,“千万别给朋友丢面子了”。
第一部戏让黄渤找到了。“歪打正着。唱很多年歌出不来,演第一部戏就拿奖。”第二部戏一下子就把他扔到了低谷。管虎导演的电视剧《黑洞》,成为陈道明、孙红雷的代表作品,黄渤在里面演一个警察,“因为在青岛拍,天天和‘发小’一起玩,没认真演”。本来业内的制作人、导演发现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演员,就开始拿着“照着他写”的剧本来了。“《黑洞》一出来,人家全蒙了。我被划入‘非职业演员’。”
“我得找个理由在北京待下去啊!”他参加北影培训班,“进学校保安都得拦着,找谁?”考了两年都没考上,“觉得的眼睛都没在我身上多停留一秒”,到第三年,他改到配音系。他的语言和声音是硬功夫,《杀生》的录音师说,有一次要拍一群人打一个麻袋里的东西,黄渤居然学出一种,既不像人,也不像动物的声音。那声音里细微的气息、情绪把大家都震住了。“多一个生存技巧”是他的真实需要。考上大学时黄渤已经28岁,终于成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表演配音专业的大专生。他总是跟着一堆同学试戏。有次到了杨亚洲导演的剧组,负责招演员的看了他一眼就急了,当面说“找了个什么东西”,黄渤硬是忍住没走。结果,剧组当时实在找不到人了,只好让他试,结果一条过,杨亚洲还挺满意。“我蹭过去说导演我还有别的演法,导演说不用挺好!”
黄渤小故事
黄渤的本来是成为歌星。他初中得了唯一一张关于唱歌的奖状,是“龙城中学生歌手比赛”奖,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15岁他就挣到了一天15块钱,很快涨到了60块钱。他每天在歌厅唱到很晚,对于怎么用钥匙开门不发出声音有秘诀,“不能慢,诀窍在于先对好眼,拧的时候小心,但拧完了得猛开”。结果在门后等着呢。黄渤偷偷唱了一个月,挣了20xx块钱。“那时候我妈月工资300元。”他全换成零钞,往桌上一扔,斜眼看父母的反应。“谁的?”“我的。”“什么?”“工资啊。”他特高兴,但会假装,“没事,天上扔的”。
黄渤说自己做演员之前已经被“捶打”过了。正是歌厅盛行的年代,“也不是不缺钱,但没到交不起房租的地步”。直到现在他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张学友、郭富城、王菲,他也为他们分别写过歌曲。“完全按照人家那个路子写的,一听就是王菲。”出去演出,长辈总说他:“玩玩就行了。男的,这哪是你一辈子的营生啊!”后来时间长了,就说:“你也该长大了,脑子该开窍了,怎么还瘀在那儿呢?”他还真瘀。“广州火就去广州,好像跟你没关系,北京文化中心啊,去了也跟你没关系。”他录小样送去唱片公司,人家说“好好好,回头再说我跟你联系”。一出门,他看见仓库里堆着各种碟,包括自己的。
他把日子比作冲马桶,“哗一天过去了”。22岁时他终于禁不住姐姐劝说,回青岛开了与韩国做贸易的钢材工厂。他第一次去买零件还在柜台里看,也不好意思问,后来一问销售,人家给带到仓库一看,“好家伙那么大”。聊钢材、聊价格的日子很快让他成了“黄总”,喝多了有司机给他扛回家。他买东西从不赊欠,也不设流动资金,“我这脑袋不好用,赶紧给钱”。1997年以后金融危机来了,黄渤说现在很多表演和那时候要债、躲债有关系。“别人等了好几个小时我假装不在,人刚一走我赶紧出来上厕所就给碰上了。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些东西,对黄渤是强刺激。
一个人存在得越彻底、越实际,就越会发现更多的喜剧因素。他发现底层人物身上有很多小机灵、小聪明。看别的歌手在歌厅被观众“哄下去”,那个歌手使劲硬着头皮讨好,观众都已经受不了了,喊着“下去吧!”骂什么的都有,结果歌手说“好,我下来”,只走了一阶台阶,又唱了一首。“唱四首才能领到工资啊!”
“东西南北中国四个地方的流氓怎么欺负人我都能学。”问他是不是被人欺负过,他摇着头说,“对苦难从理解、麻木、疼痛,到最后接受。我以前,天天在接受这些东西。一边受着,一边还得嘻嘻哈哈,还得笑。比如说我演出完了人家忽然不付钱,但是酒端上来,该喝还得喝,该叫大哥还得叫。”他觉得自己加强、潜能开发了。下意识记住了,演一个角色不需要太多想象。成名后有一段时间他参加活动老坐第一排正中,半年没出戏,再有活动就坐第三排了。黄渤说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套房连马桶都想拍下来。
以前太苦太累了想歇一会儿,就会听到“歇什么歇呀”。出名以后他演一会儿就有人端过来凳子,说声:“黄老师休息一下吧!”长时间的磨炼,他的通情理大于了他的自我意识。很多年来他过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给我保障。”这一场演出完了就得找下一场。现在投资业界对他的态度是:“能签赶紧签,他会越走越强,不用考虑商业回报,肯定非常好。”在主持人不够活跃的网络新片发布会上,他会主动但不过分地活跃气氛,给各种人递话,干根本不属于他的活儿,同场合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小演员反倒端着架子。他的很多朋友对他来者不拒的性格有点不以为然,可是又喜欢他这一点,“老好人,黏糊,不会拒绝”。黄渤自己的话是“眼睛里揉得了沙子”。
宁浩说:“他有那种难得的真实。就是从里到外透着一种与生活、与现实特别相关的东西。”在《疯狂的石头》里他自己想了很多梗,比如让人踩肩膀上“哎你有脚气没有?”黄渤和宁浩的合作有点“处女座见处女座”惺惺相惜的意思。《疯狂的赛车》是宁浩完全按照自己认识的黄渤写的。“我们了差不多的东西,先接触港台,再接触欧美,然后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开化的过程,所以从各个方面,心理结构、审美意识上比较相近,价值观比较类似。”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