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1200字:
《梁家河》一本记录了习总书记7年知青岁月的书籍,一个被习总书记称为“有大学问的地方”。怀着一份崇敬和好奇,我细细品味了这本纪实作品《梁家河》,从习总书记的知青历程和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在点滴中感悟做人做事的人生智慧。
“理想与现实的对视”亦是对人生的考验
1968年,在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年仅15岁的青年习近平毅然加入了知青下乡的队伍,从北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面对的是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的鲜明对比,是心怀使命感的知青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对视。
在知青们眼里,梁家河很原始,梁家河人住的是土窑洞,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臭虫、老鼠,偶尔还有蝎子,甚至有蛇出没;梁家河也很贫困,有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天冷的时候,在里面缝上棉絮;天暖的时候,再把棉絮拆下来。下乡生活和北京生活的巨大差距,是对人生的考验,在这艰难困苦的岁月,青年习近平一面进行着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在生活历练中,锤炼了他“只有自己吃过苦,才能真懂群众的苦”心系群众的大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团结观和宽大胸襟。
立足当下,虽然没有那样的困苦环境,但当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从熟悉的环境转到新的环境,从顺境到逆境,或多或少都有“理想与现实的对视”,在这期间,是逆流而上还是消极沉沦,是从逆境中汲取养分还是随波逐流,都是对我们人生抉择的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时期的习近平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当面临困境时,更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决心,在磨练中反身修德,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读书、修身”。
“水坠坝”、“沼气池”是习近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留给梁家河的一笔物质财富,更是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面对大多数农民“锅里没粮、口袋没钱”的贫苦境况,·习近平大胆提出了村里几辈人不敢想的事——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对年仅20岁左右的习近平来说,遇到的不仅仅是种种技术难题,更难是如何让村民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大坝的位置在村里王家的祖坟。
在重重阻力下,他本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主张打这个坝,但他没有退缩,挨家挨户做工作,拉来王宪平一起开导村民,争取大家支持,打坝期间的技术难题,他跑到县城请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科学规划,现如今,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梁家河地处偏远,烧煤要到百里外的煤矿去拉,在梁家河办沼气,成了他又一个要攻克的目标,他步行40多里地向县里汇报,争取支持;借来路费,拉着北京支延干部到四川“取经”;他自编小节目,宣传沼气好处;克服地理差异,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水坠坝”和“沼气池”的故事,内涵着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和担当,内涵着实现目标的决心和勇气,尤其在当前我们面对油品市场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我们秉承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落实好省公司决策部署,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和韧劲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供稿:王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