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重阳日至峡道》阅读答案及翻译

重阳日至峡道
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注】无限青山行已近的“近”也作“尽”。
1.诗的前两句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对比手法。(2分)诗人离家远行,前面是青山,后面是家乡。此处诗人用青山越走越近,和离家乡越来越远进行对比。(3分)
2.①对家乡的留恋不舍,青山无暇,路途漫漫,行得越远,思念愈甚,思乡之情陡然显现。②孤寂落寞,适逢重阳本应与家人登高欢聚,此刻却孤独一人,倍感孤独寂寞。③失意无奈。山菊即野菊,多了几分“在野”的意味,菊花未开,亦指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事事不能如愿。

参考译文
前面是青山,后面是家乡。青山越走越近,家乡越来越远。
重阳登高,欲饮一杯酒,可今年的山菊却依旧不开。

简析
头两句——诗人离家远行,前面是青山,后面是家乡。青山越走越近,家乡越来越远。青山无限,路途漫漫。思乡之情,陡然显现。行的越远,思念愈甚。“回看”,耐人寻味:有留恋,念念不舍;有无奈,不得不行;可能还有顿悟、遗憾、怅惘……忽觉,恐怕是突然想起今日节庆而倍思亲吧。
    爱情、亲情、乡情,是文人笔下永不闪失的灵感和铭刻心底的主题,三情实为一体。这两句用对比手法将三情表现充分。对比虽然最常见,但诗人此处却运用巧妙,不露痕迹。
    后两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习俗。这里用“逢高”似乎没有登高动作;“欲饮”自然也没有喝成。(重阳酒就是菊花酒。)为什么呢,菊花没有开,哪来菊花酒?诗人重阳既未登高,又没饮酒,本想从俗,结果事事不能如愿,徒唤奈何!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6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7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7

相关推荐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哲理唐诗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1),皆言四海同(2)。 安知千里外(3),不有雨兼风(4)?   【注释】 (1)圆魄:魄,月光。圆…

    2023年5月7日
    268
  • 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

    2023年5月9日
    237
  • “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这两句是说:在“逆胡未灭”、烽烟未息之时,我又能归去?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故乡,每当战事暂宁的&ldq…

    2023年3月21日
    282
  • 小升初最新文言文考试重点整理

    小升初最新文言文考试重点整理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

    2022年11月28日
    275
  • 《何梅谷之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何梅谷之妻 原文 何梅谷,鄱(pó)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勿止又恐贻笑士…

    2022年12月17日
    652
  • 蒋济字子通文言文阅读训练

    蒋济字子通文言文阅读训练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

    2022年12月3日
    2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