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虚无——《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

存在之虚无——《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经历奥斯维辛集中营存活之后,写的一本书。当时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着实是被题目吸引,因为我正在纠结“人为什么要活着”。说来,在眼睛一睁一闭之间,这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没有意义,那我是干嘛来了!

书篇翻开,前面一大半是在描写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悲惨生活——毒气室、鞭打、挨饿甚至需要咬破手指涂在脸上以证明自己足够健康来躲避死亡,这画面让我一下联想到《辛特勒的名单》。这么大篇幅的描写集中营的悲惨,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书的下半部分告诉我,你活着的意义。

精神健康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即已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或是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他需要的不是不问代价的消除紧张,而是某个有待他去完成的潜在意义的召唤。人所需要的不是“内稳态”,而是所谓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存在的动力处于一个紧张的极化区(其中一级代表有待完成的意义,另一极代表意义所期待的主体)。

人类还遭受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的消减,丧失了告诉她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情(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情(集权主义)。

很明显,我之前写的一些文字,大多也跟文中一样,批判年轻人(当然尤其包括我自己),整天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浑浑噩噩的一天天这么过着,但终究没能探究到这类现象的原因。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诚然,每次列完计划的时候,总会有些隐隐的焦虑,感觉很难完成。.执行中的时候偶尔有那么几天遇到了突发事件,导致计划延缓后,惰性的思想就会出现,计划便成了一沓废纸。接着,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弄弄这个,摸摸那个,不知道该干什么,躁动不安。又或是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摸着空空如也的脑袋,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呢?”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过面对某个人

3)再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的某种态度。

找到一件事,是你心底想做的,然后卯足了劲儿的去完成,忘记时间,忘记自己。或许,你会说,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没关系,我也曾处于这样的状态,分享给你一句话:先努力看看,看看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走着走着,你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不走,怎么知道!作者:言吉青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86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6日 23:34
下一篇 2023年4月16日 23:34

相关推荐

  • 以等为题的作文500字

    【第1篇】 等她回家 “乖宝贝,一会儿回家给你带惊喜,超大惊喜哦……”六一快到了,房间里,我靠在椅子上,举着电话听说的惊喜。 我搁下电话,走出房间,耳朵旁回荡起那句话:“超大惊喜哦…

    2024年8月3日
    101
  • 讲文明,创和谐作文400字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我们的翅膀未长有丰硕的羽毛,或许我谈不上为祖国作贡献,但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2024年8月8日
    93
  •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300字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Hanau),具有很高创造力,将当时民间的文学资料搜集起来,并合而为一,雅各布・格林是严谨的史家,威廉・格林文笔优美,最后他们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

    2024年4月3日
    171
  • 一千零一个烦恼读后感550字

    在这个里:我读了一本叫《一千零一个烦恼》的书,它是由郁雨君和一些孩子们的信组和而成,一问一答,每一章都很有意思,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书中每一个孩子分别讲述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

    2024年7月30日
    128
  • 帮助的最高境界――引路

    帮助的最高境界 ――引路 帮助,在许多人看来就是用自己所有的资源、金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有些善良和帮助,且有锋芒。 著名影星孙俪资助山区海清的学业,又包揽了海清上大学的所有…

    2024年8月5日
    117
  • 《风之王》读后感800字

    这个,《风之王》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千。这是一个身怀绝技者怀才不遇与忍辱负重的故事;也是一个卧薪尝胆,用“血液来证明自己血统的故事”。让我们跟随美国作家玛格莉特的脚步,去体验他们那坚忍…

    2024年4月22日
    1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