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

今天开始读一篇新的英文文献,原文标题为<Midsummer Night's Dream: Fantasy and Self-Realization in Children's Fiction>。作者为Jon.C.Stott,,文章写得很早,刊登在1977年第一卷第二期的《狮子与独角兽》上(pp.25-39)。

这篇文献可谓是我看过最开门见山的论文之一了,作者开宗明义地在第一段说明,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形式的旅程,看的时候为了直观,简单画了下面的图:

第一种是线性旅程(linear journey),主人公从A点到达比A点更理想化的B点,故事将会叙述为什么要前往B点,以及主人公如何抵达。一般来说这类故事是愿望满足型或实际达成(actual achievement,我不太确定怎么翻译)型的。作者举了现实故事《蓝柳树》与幻想故事《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最后一篇《最后一战》为例。

第二种是环形旅程(circular journey),出发点即到达点,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从现实世界逃离,进入幻想世界,并在那里经历了各种冒险,最终以更自信、更智慧、更成熟的自我返回现实。作者在前言的部分没有举例,我就自己先列举了《柳林风声》和《指环王》为例。现在一想好像这两个都是fantasy,那如果举现实故事为例的话,不知《哈里罗杰历险记》算不算。

环形旅程,据斯托特所言,遵循的是一种诺斯罗普·弗莱所定义的喜剧的模式。据弗莱在《批评的解剖》等其他著作中的描述,喜剧的发展通常指向社会的融合与自我的发现,并通常包含一种有幻觉到现实的运动过程。在网上随意拓展了一下,弗莱认为“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着四大类型的戏剧,分别对应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仲夏夜之梦》就是绿色的,属于春天。想去借《批评的解剖》来看看来着,结果没想到这本书还很火,几本都被借出去了。

因此呢,写环形旅程的故事是导向现实的,而写线性旅程的故事则引向一个理想的世界。环形旅程比起线性旅程,更流行于儿童奇幻小说中,它就符合“离家-回家”的故事模式,环形旅程的一个变体就是:孩子厌倦→进入新世界→面临挑战→解决挑战→更新自我→重返家园。

在接下来的三节中,作者就围绕着主题举出三个(我一本没看过的)个例,①维吉尼亚·汉密尔顿的《泽利》、②莫迪卡伊·里奇勒的《雅各两两对上蒙头尖牙》(台译名,大陆译为《雅各布历险记》)、③马德琳·恩格尔的《时间的皱折》。作者:枕清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16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23:38
下一篇 2023年4月18日 23:38

相关推荐

  • 摆渡人读后感600字

    本书故事构思比较奇特,人死后有意识,灵魂会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彼岸,这个过程危险重重,纵然有摆渡人引领。其实,人要靠的还是自己,真正的还是自渡。 险象环生的荒原,艳阳高高的草地,说到底…

    2023年2月26日
    234
  • 读《哈利・波特与密室》有感600字

     哈利・波特在J.K罗琳的塑造下熠熠生辉,一个近乎完美的小巫师令大家惊叹不已,在《哈利・波特与密室》着本书中,更让我体会到他那份敢于探求,敢于发现的精神。 哈利在霍格沃兹…

    2024年6月29日
    116
  • 名人传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名人传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真实的内心世界的传记。读这本书,好像在与这三位伟人交流。罗曼?罗兰用不同的笔法,不同的文字,把三位伟…

    2023年2月19日
    201
  • 《死屋手记》读后感1000字

    作者:毛毛 1849年,28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监狱里服刑,他借着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戈梁奇科夫的视角,道出了苦役期间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在犯了什么错被关起来,那个…

    2023年2月27日
    238
  • 读《七擒孟获》有感300字

    我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机智。其中最能表现出诸葛亮机智的一篇文章是《孔明出师七擒孟获》。 首先,他的机智表现在埋伏计上。有一次,孟获见诸葛亮挥军南下,就亲…

    2024年4月18日
    142
  • 《傅雷家书》带我领略浓浓亲情

     《傅雷家书》带我领略浓浓亲情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闷,也切勿隐瞒,别怕受埋怨。你务必相信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我平时对老讲话也无顾忌,那是你素知的。并且有些心理波动或…

    2024年7月14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