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000字:
在美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2011年部门领导推荐阅读的书目之一。当时可能由于年纪小还不太能理解这七个习惯的真正含义,只记得看完这本书告知自己要践行要事第一的工作习惯,要求自己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
7年之后的今天利用早上边跑步边听樊登老师的解读,突然有一种全新的收获,引起了我的不断反思,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一直以来狭义的自我定义:我属于行动上的积极主动的乐观派,但在思维模式上我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关注圈,就像LG对我说的:“你的焦点更多的放在细节上,还没有放在重点上(他说的重点其实就是影响圈,重点应该放在我自己可直接控制的事情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跑完步回家后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书,重新拜读了一遍,于是决定要把我此时此刻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以后也是我重点要修炼的部分。
积极主动是其他六个习惯的必备条件,本书中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终为始
习惯三:要事第一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依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已
习惯六:统合综效
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
关于积极主动我的理解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做出的自由选择,这对于自己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救赎。如果我们一直将自己的需求绑架在他人身上,会活的很痛苦,生活中会充满了抱怨与指责。比如中国最大的矛盾关系体:婆媳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不是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而是媳妇或是婆婆把自己的要求放在对别人的控制上,因为她不按照我要求的方式(外界刺激),我就生气、指责与抱怨(内在反应)。其实我们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比如解决方案一:控制自己的情绪选择不生气;方案二:告诉自己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一直认为问题“存在于外部”,那么请马上打住,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
虽然我们不必象书中举例的维克多.佛兰克尔那样被关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中凭借详细与记忆来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佛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就像某名言说的那样“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接下来我们可以自我反思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有没有用积极主动的言语去表达,如果没有,那么从今天开始制定一个为期21天的自我觉察实践表,分为影响圈与关注圈。
消极被动的言语:VS积极主动的语言:
1、我已无能为力。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2、我就是这样。我可以选择不用的作风。
3、他把我气疯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4、他们不会答应的。我可以相处有效的表达方式。
5、我只能这么做了。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6、我不能。我选择………
7、我不得不。我更愿意…….
8、要是…就好了。我打算………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是文过饰非,犯了错误就要马上承担,改正并从中汲取教训,致力于影响圈内的事情,淡化关注圈。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作者:玮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