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围城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不大厚,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中,钱钟书写的是1937年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钟书先生用一群人作为切入点来揭露当时社会的弊端,提醒了一个时代的没落,也冲击着人们“心中的围城”。
初读《围城》是在初二。当时在语文课上,讲课之余,一时兴起,便提起了《围城》这本书。听着所描述的“围城”牵动我的心。那个星期天,我就去了书店,买下了一本典藏版的。从书店买回家刚入手,遍开始如饥似渴的汲取书中的知识,让书里的世界呈现在眼前。读至一半,便体会到了老师所说过的“现在你还小读不懂,我建议后买来看看,很精彩”。我并不能体会这种精彩。
再次读《围城》已是高一了经历了些许事情,也便有了些明白。就像书中褚慎明讲“不管它鸟笼罢,围城罢,想我这样超脱的人是不怕围困的”可是这位先生却始终困在“围城”之中,困于虚妄。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使人们隐入一座座围城之中。不仅是生活,感情也是一座围城,主人公,方渐鸿,在面对鲍小姐的风情,苏小姐的温言软语,唐小姐的机智可爱,使方渐鸿渐渐迷失在一座座围城之中。曾经认为婚姻是美好的,可当方渐鸿与孙嘉柔相结合中,带来的却又是另一座“围城”,被困于琐事,责任,情感。事业也是一座围城,在三闯书院中,尔虞我诈,争名逐利。高松年说“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人们戴着面具面对世界,戴久了,粘连在脸上,再难拿下。”不当是事业,同样方家父母,封建婚姻同样也是围城,方渐鸿在一座座围城中寻求生机。钟书先生的笔下是一座座围城,也是在昏暗世界里给社会人某一部分人惊天霹雳的结尾。再次读《围城》已是明白了其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那一座座围城不仅警醒着当时的人,也给我莫大的启迪。
书读万遍不厌,《围城》我将会一直看下去。《围城》最后结束"这个时代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挖苦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我很喜欢这一句话,同样我也很喜欢《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