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亮一支蜡烛――读《养家之人》有感
在绝望中萌生希望的火苗,让它燃烧并绽放。
――题记
《养家之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女孩的故事,她生活在一个女性遭受歧视的年代。女性无法工作、上学,甚至寸步难行,每天只能被迫困在阴暗的家中。不仅如此,彼时的阿富汗战火纷飞,人们随时可能被突降的炸弹夺走性命,大街上随处可见炸弹轰炸后的断垣残壁。女孩在塔利班的暴政之下不得不剪去长发,女扮男装,出去赚钱养家。她就是年仅11岁的帕瓦娜。
书中写道:“自从塔利班把关了之后,她就再也没看过她的了,就连亲戚们也都忙着东奔西逃……现在没有人会再问起她”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帕瓦娜即使是想与亲戚朋友见一面或许都是一种奢望。而在“现在没有人会问起她”这句话也暗示当时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帕瓦娜的家庭只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在阿富汗,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或支离破碎,或流离失所。可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帕瓦娜也不应该承受这般痛楚,在童年时期就成为“养家之人”,如花儿般的她难道不应该无忧无虑地在蓝天下玩耍吗?可是被现实的生活压迫,不得不习以为常。现在帕瓦娜的世界就如黯淡无光的夜空,希望渺茫。她也曾软弱过,颓丧过,想坐下不再站起。可家里不能没有她的付出,她不得不为撑起这个家点燃一丝希望的火光。
战争和恐怖主义的蔓延,让许多人的一生都生活在这样的不幸之中。
虽然恐怖、黑暗、残暴渗透在《养家之人》的每一章节,但它的结尾却充满希望:“她把一个干杏仁扔进嘴里,用舌尖感受着它的香甜,尽管前面的挡风玻璃满是灰尘,但仍能看见那座名为帕瓦娜的山,山顶的积雪在太阳下正闪烁着光芒。”阿富汗人民也是,在满是灰尘的世界展望美好,用心感受生活的香甜。而“太阳”和“闪烁着光芒”,代表着他们坚信美好总会如期而至的乐观精神。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亮一支蜡烛。”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帕瓦娜决定购进商品售卖。当帕瓦娜货盘上的货品洒落在地时,她本以为身旁的大人会不顾一切地上前哄抢――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他们没有,而是主动将物品捡起还给她,并叮嘱她小心塔利班。
在这个民不聊生、物质匮乏的年代,苦难没有让他们变得贪婪,流血没有使他们变得麻木,黑暗的生活更使他们的善良熠熠生辉。不管经历怎样的生死考验,仍然保持着生命之初的善意与美好。这足以让我敬畏。
帕瓦娜就像绝望中萌生的一丝希望的火苗,生生不息,永生不灭,微弱却坚强,给予家人温暖,救家人于水火之中。
帕瓦娜的能干、坚韧和勇敢,提醒我们年轻一代的力量在任何地方都有所作为。愿世界上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像帕瓦娜那样,为生活坚强奋斗,让梦想如阿富汗土地上,断垣残壁间那顽强的银莲花一般华丽绽放,如茫茫黑夜中那跳动的火苗一般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