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一世情 — 《傅雷家书》读后感

两地书,一世情 — 《傅雷家书》读后感

清晨,拿着一杯沁人心脾的花茶,端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本书,听着鸟儿为新一天的到来而演奏的歌曲,渐渐的那歌声淡了,直至听不见任何啼叫,是鸟儿不唱了吗?并不是!是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是被书中的情怀所感动,是被书中流露出的父爱所震撼,它便是《傅雷家书》,朴实但不失真情。

“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如死水一般。”这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这位先生不仅在事业上杰出,并且在对儿子的教育上更值得敬佩。《傅雷家书》便是体现。《傅雷家书》是由百余封傅雷写给远在国外学习的儿子傅聪的家书所编成。在这些书信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一位父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他把对儿子的爱完全融入这些朴素简单的文字里,但这些朴实的文字难以掩盖父子之间的情深义重。其声殷殷,其意绵绵,其情拳拳。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进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父亲对孩子的深爱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孩子。傅雷对傅聪的爱便是如此,它荡涤了世界的功利 ,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舐犊情深。书中的父爱是高尚的,纯洁的。书信中他对儿子说到,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练琴的时间必须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这是学习,还有讲到谈做人;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傅雷还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艺术之外,可能遇到的问题。譬如交友,感情,理财等等。他还以平等的口吻向儿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尊重他做的每个选择,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命令,更多给孩子做了生活上精神上的引领。做父亲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指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种指示不是那种艺术化的“展示”,而是结合了百般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生活中的父爱亦是如此,从我们一出生,他们便给予我们世间最温暖的情感。教我们牙牙学语,教我们学会走路,在学习上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在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这正是他们爱的体现。在我们需要时,他们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可能不像母爱那样爱的明显,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父爱不是长篇大论的赞美,几句简单的话语便能体现,因为他们爱的热烈,爱的伟大,爱的真诚,爱的纯粹。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是鼓励与警钟;这便是父爱的模样……

合上书,书的内容还不断涌现在我的脑海中,牵动着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忘怀。望着窗外那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温暖……

父爱虽无声却滚烫似骄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0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0

相关推荐

  • 品读“红楼”

      有人说:“读《红楼梦》,当你读了许多回时,你的体会是与刚开始读的时候不同的。”当时我还是半信半疑,但以后,我便体会到了这种奇特之处。   在这些内容中,令我最难忘的,便是在第七…

    2022年11月20日
    284
  • 集结号观后感700字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的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 “是!” 团长的命令,连长的回答,构成《集结号》整个故事的核心。 1948年,…

    2024年7月30日
    147
  •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400字

    《宜昌保卫战》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宜昌抗战史,它将“宜昌大撤退”前后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搬上舞台,也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作为宜昌人的自豪。  整部剧让我心潮澎湃,难以忘记。特…

    2024年5月6日
    199
  • 《阿玉》读后感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阿玉》读后感 期间,在图书馆里借阅了一本叫《如果可以》的好书。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感人。其中,最让我喜欢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阿玉》。 《阿玉》讲…

    2024年7月21日
    167
  • 记住受屈辱的历史――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是我国清代建造的一个皇家园林。圆明园不但优美,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如青铜礼器、名人书画……   可是140年前 的中国封闭落后,…

    2024年4月2日
    179
  • 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800字

    如果你是个出生贫寒的孩子,想要改变命运,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一个高考落榜者,对未来充满迷茫,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个普通打工者想要出人头地,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

    2024年7月20日
    1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