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体象——读书之《道德经》读后感心得体会

道的体象——读书之《道德经》读后感心得体会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何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此章老子开始描述道的体象,冲,是指虚空的状态,但与真空又不同,冲,是一种带有张力的表达,是冲而虚之,这种虚空是两种力量的平衡所张扩出来的虚空,而这两种力量是哪两种力量呢?我觉得应该就是“有”和“无”,也就是说,道,是冲和了有和无的,有和无尚未分化之前的状态,是道的本体,因此说道冲而用之,道,是在两种矛盾力量相抵触均衡的状态下冲扩出来的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则是十分的有用,可以化生万物,它不是纯虚空的,是有很丰富的内涵的,但是它也不是盈满的,既有又无,既空虚又丰富,渊深丰富好像是所有万物的根本来源,好像这个时候老子体会感知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但奇点是没有尺度的高维空间,老子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广大空间的体象,所以这个道还是成长到一定程度的道。

说实话这个状态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薛定谔的猫,既生又死的,既不生又不死的状态,就是这个状态,纠缠态未分化之前的状态,我不知道这样解释道德经的描述是否合适,但我本人确实比较反感将各种学科真的割裂开去思考,道德经绝不纯粹就是个文学作品或者哲学论述,它应该是一部早期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笔记,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体验传记。

挫其锐,解其纷,何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在描述道的内部是怎样一个状态,“其”字应该是一个虚化的意义,不具体指什么,可以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意在描述道体的一种整体性,未判性,内涵及其丰富,却又没有什么分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应该说老子对这种整体性的觉知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优点,也是贯穿道德经全文的核心要旨,应该是道德经最根本的要义之一。

后世的很多诠释总是喜欢非常快速的就把《道德经》里面的话语跟世俗社会,国家治理,人际关系处理等等话题联系在一起,这点我不是很赞同,我觉得老子根本不是在直接去说很具体的社会生活处理原则,他对道的体验是最为巅峰的体验,值得他全部的话语进行各维度的描述,.而看似在说社会现实的表达其实都是在比喻。这里面的挫其锐,解其纷,何其光,同其尘,竟然被一些学者理解为在表达一种缓和矛盾,处理冲突的社会世俗事件处理哲学,我认为是在矮化老子的思想境界,压缩了其更为深刻的哲理内涵。

湛兮似若存,湛这里是深而清晰的意思,深而清晰,而老子又说似若存,好像不是很确定,好像存在,这可能是老子对道的这种状态的体验之后在表达语句上的一种模仿,明明知道它清晰的存在,却只能说是“若存”,而不去肯定它,老子不会说“确存”,这正体现着老子对道的理解。

最后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不知谁之子就是说“道”就是玄元之始,没有人可以做道的父母,道本身就是本身的父母,上面不再有其他的祖先了,连天帝也在道的后面,道在象帝(天帝)之先。这里暴露出老子,或者说中国古人先哲的一个思维特点,就是拟人化过强,总是拿人,具体的人物关系作为思维的辅助,连道这样的事物也要拟人化一下,可能反映了中国古老宗教的一些特点吧,似乎带有一些人格化的倾向,宗、子、母这些人称代词的应用,可能是用于对道这一事物理解的人格化辅助手段,否则便很难表达吧。作者:火炎焱燚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77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22日 08:36
下一篇 2023年4月22日 08:36

相关推荐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600字

    作者:偷懒的维塔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倒不如说在两人关系中占据优势的人永远可以率性而为,但处于被动的人只能做别人的附庸。 德克斯特14岁那年遇上了11岁的朱…

    2023年3月3日
    252
  • 《中国历史之谜》读后感800字

    谜之中国 ――读《中国历史之谜》有感 “世上有两部历史,一部是满纸假话的历史,是给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胆揭露秘密的历史,它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对历史的评价…

    2024年7月24日
    150
  • 读《宠物猫咪鲁 杰克逊》有感1000字

    猫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它们有的可爱,有的凶残,有的温顺,有的暴力。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猫的书,就是法国女作家索菲.奥埃德的著作――《宠物猫咪鲁.杰克逊》。 宠物猫咪鲁.杰克逊住在女主…

    2024年5月31日
    204
  •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400字

    里我读了儿童作家王一梅写的《鼹鼠的河》,书中描写了住在河边的米加和尼里的故事。 米加是米先生的第九个孩子,他长得又黑又瘦,白天睡觉,晚上起床;他还不喜欢挖掘,但他聪明、勇敢、好学,…

    2024年4月12日
    173
  • 《项链》读后感300字

    【第1篇】 《项链》是世界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拥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它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位女子。她十分的爱慕虚荣。她本…

    2024年4月13日
    181
  • 《爱的钟声》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个城市里,有一个叫雨生的男孩,因为替农民工要会拖欠的工资,一不小心失手砍死了老板,被判了刑。迫于生计,雨生加入到了龙八的团伙――到了一个富人家里偷…

    2024年7月13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