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虚实篇:策之料敌料己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六篇“虚实篇”的第一部分,策之(料敌料己)。
一、兵法解析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意思就是:通过认真分析判断,以求明了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
要正确判断敌情,必须以现实为出发点,不能想当然,这是其一;其二,“策之”的目的在于料敌料己,已决定作战大计。
战场上两军对阵,兵家历来重视用“策之”术,指挥作战。
南朝时,陈国将领吴明彻曾率军讨伐北齐,兵逼寿阳。北齐派皮景和前来救援,在离寿春三十里地时,就驻兵不前。
陈国将领不知如何是好,问计于吴明彻。吴明彻道:“兵贵神速。北齐皮景和前来救援,却又驻兵不前,说明他信息不足,害怕与我军作战。”
于是率领陈军发动进攻,一举击垮了北齐援军,活捉皮景和。这是吴明彻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大获全胜。
“策之”术不仅可以用于两军对峙的战场,对敌军的兵力、态势进行分析、筹算,以指导具体的战役,也可对天下大势进行“策之”,已制定战略大计。
春秋初年,齐桓公欲称霸天下,管仲便运用“策之”法,为他分析天下大势,周王室虽已失去号令诸侯的能力,但在名义上仍是中原的共主和宗法上的大宗,影响还很大。
而当时戎、狄等部族的入侵,又严重地威胁着中原各国的安全,“攘夷”是中原各国的共同心愿。要“攘夷”就要树立一面中原各国共同拥护的旗帜,那就是“尊王”。
从而为齐国制定了“尊天子以令诸侯,尊华夏以攘四夷”的政治战略。此后,齐桓公按照管仲制定的战略,展开了一连串的会盟与征伐。
公元前682年,宋国国君被杀,齐桓公以周庄王的名义,召集宋、陈、蔡、邾四国之君会与北杏。
次年冬,齐桓公与宋、卫、郑、单等国的君主会盟,这次会盟,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
公元前678年,齐桓公因楚国灭息入蔡,北侵中原之势甚急,而郑国此时暗中通好于楚,便遣兵与宋、卫之军伐郑,迫使郑国屈服于齐国。
又隔了十多年,山戎入侵燕国,燕向齐告急,齐遂兴师讨伐山戎。后又北伐狄戎,稳定了中原四周的形势。在北破狄戎,团结诸侯的基础上,齐国开始对楚国作战。.公元前656年,齐国会合鲁、宋、陈、卫、郑、曹、许八国之军,越蔡伐楚,在齐桓公武力威逼下,双方在昭陵签了合约,楚确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表示要尊崇王室。
管仲用“策之”术,为齐国制定“尊王攘夷”战略,使齐桓公实现了称霸中原、折服诸侯的目的。
二、古今联想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致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意思就是说:
水因地形而变化其流动方向,用兵要顺应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所以,用兵没有固定的规则,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在这里,孙子明确地强调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高明的将帅应该根据敌情的变化而机动灵活、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商战也是如此,市场竞争变化莫测,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企业要想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也必须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具备正确的应变意识,任何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做法,最终都将被市场所唾弃。
三、读后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与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三):知彼知己的“知彼知己”很相似,但是你仔细追究,发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
这篇文章的“策之(料敌料己)”是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敌人的情势进行判断,这才是“策之”的关键。作者:浩瀚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