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势篇”的第二部分,出奇制胜。
一、兵法解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意思就是:一般的作战,通常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说,善于出奇的人,其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永不枯竭。
奇与正时孙子兵法中最生动、最富有创造性的内容之一,孙子认为用兵有奇正,奇正结合才能出奇制胜。《孙子十一家注》杜佑云:“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可见,正指用兵的常法,奇指用兵的变化。纵观战史,奇正配合运用,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又无处不用奇。奇与正相比较,奇变之法表现的更为丰富,对于取胜的价值更高。因此,兵家的谋略思想多放在出奇制胜上。
《鬼谷子·谋篇》曰:“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出奇制胜,就是用奇谋奇招,出其不意,战胜对手。二战初期,德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
它出动成千上万辆坦克飞机,闪击波兰,迫降荷兰,占领丹麦,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山区长驱直入,使巴黎屈膝投降,甚至让大英帝国龟缩在英伦三岛。
德军的胜利使世人瞠目结舌,论实力,德国并不比欧洲英、法等国强大,但它却在一两年内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主要原因是它在战略思想上能突破传统军事思想束缚。
当时,欧洲各国崇尚的是过时的阵地防御作战思想,没有觉察到坦克、飞机等高速突击兵器的出现带来的作战方式、方法的革命。
而德国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他们利用坦克集团和飞机配合作战,发明了闪击战术,在二战初期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超乎常理、突破常规是兵家奇谋奇招的主要特征。因为不符合常理,常规,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从而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汉代井陉(xing)之战,韩信以寡敌众,战胜20万之众的赵军,靠的是背水列阵,犯兵家之“忌”的战术;
飞将军李广率20余骑与匈奴大军遭遇能从容脱身,靠的是不慌不忙,以假乱真,使匈奴误以为诱兵而不敢出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埃及军队突破以色列巴列夫防线,是利用了赎罪节,在斋月里大开杀戒。以上数例都是打破常规,巧妙运用出奇制胜谋略的典型。所以兵家在战场上面对强敌屡攻不克时,不妨改变一下思路,或许奇策也就产生了。第二次世家大战末期,美军和日军在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屿展开争夺战。由于日军在岛上修建了大片大片的地堡群,这些地堡异常坚固,互相火力配置巧妙,使美军进攻受阻,美军指挥官一筹莫展。
一位参谋献计道:假若能封锁住日本人地堡的通道,我们就成功了。
第二天,美军停止了毫无效果的炮火攻击,出动了许多由坦克改装成的推土机,推着事先搅拌好的快速凝结水泥奔向日军地堡群。
地堡里的日本人还没醒悟过来,就被堵住了所有通道,没过多久就全部窒息而死了。
出奇制胜作为一种竞争谋略,在现代商战中也常被运用。
日本有家体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这类违反常规之术,他们起用外行搞产品设计,原因是外行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反而更有可能想出独创性强的新点子。
果然,一位足球教练,不可不扣的外行,为公司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鞋子,散步鞋。
这种鞋一投放市场便大受消费者欢迎,甚至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散步风潮。
二、古今联想
“出奇制胜”战略是孙子竞争思想的主体,所谓出奇制胜,意指在进攻行动上强调突然性。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称:“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可见,出奇制胜乃孙子谋略的重要特色,是摧毁敌人有生力量、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现代商战中,出奇制胜谋略表现为企业的差别化战略。即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独到之处。
这些独到之处有许多表现方式,如品牌形象、技术特点、顾客服务以及商业网络等等。
出奇制胜战略的“奇”,便是指这一“独特性”。在市场竞争中,这一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企业赢得较高的利润。
三、读后感
这篇文章主讲的是如何在“伐兵”这一环节上取胜于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出奇制胜。
确实,很有道理,出奇制胜,独到性,差异化有时候确实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认为,使用这一谋略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尝试:
第一种,背水一战,不干公司就得死,干了,公司还有可能存活下去。
第二种,公司的资本非常充裕,公司有资本去尝试,去做那个差异化的尝试,然后得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为我认为这招“出奇制胜”的思考以及产生的逻辑,他对创始团队的经历、阅历都有非常大的考验,他甚至可能需要你博览群书,需要你行天下之路,需要你做天下之事等等,当然我只是我的一种判断,我认为是这样的。
总之,这一招一出,要么敌死,要么我亡。作者:浩瀚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