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优秀读后感系列

《悉达多》优秀读后感系列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每个人,似乎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本书的主人公。

01第一篇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作者于不惑之年的困难时期写作,直指心灵,像是人生每个阶段的影子。黑塞的构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一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悉达多是未成就的人,乔达摩是一个已成就的人。本书讲的就是悉达多的修行、成就,回归乔达摩之路。

贵族悉达多求知与探索

起初,贵族的悉达多是一个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婆罗门之子,有希望继承着优渥的经济条件、崇高的地位,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圆满。但作为一个少年,他的内心却无法得到满足,他怀揣着少年的求知与好奇,希望寻找生命中那最根本的东西,找到那条通向神的路径。他认为除了这一最终的目标,其它的科学、智慧的经验全都不值一提,于是他毅然跟随沙门远走家乡,苦修,斋戒,冥想,去寻找自我,认识自己。

沙门悉达多思考、等待、斋戒

沙门的苦行围绕的是去我,通过战胜肉体的各种欲望,磨灭我的概念。从沙门那里悉达多学会了很多脱离自我的方法。在经历了痛苦,自愿受罪,克服了苦恼、饥饿和渴望之后,他的确越来越熟练地摆脱自我,停留于虚无之中,但无论多少次的脱离,最终的结果仍是回归自我。我们没必要像悉达多这么极端,但是我们却可以体悟思考、等待、斋戒是多么的重要。在面对一段行情中,首先你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耐心等待量能、时机的到来,过早的左侧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止盈落袋为安战胜贪欲,止损戒断侥幸心理的能力更尤为重要。

后来他遇上了佛陀,悉达多与佛陀交流后获得了新生,他不再否定、逃避自我,而是与自我同行。他以不再受到阴影笼罩的眼光看待这个和他一起新生的世界,继续踏上寻找自我的道路并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觉醒。

富商悉达多追随自我

悉达多再次步入凡尘,追随本心,很快,作为一名英俊且睿智的前贵族,他借一名妓女寻找到了爱情,通过这些年苦行的心境经商,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可是,几十年过去,他感觉到心中的小鸟正在死去,那只小鸟代表着对自我的追寻,对那最重要的东西的追寻和觉悟。他感觉到自己在改变,从一个清高的求道者,苦行僧,变成一个孩子似的俗人。以前他最鄙视,当作游戏、玩物的世俗中的钱财、名望、享乐,现在已经成为了他的自身。追求财富,享受欢乐并不是罪恶,只不过却容易迷失,清醒如悉达多,还是在这一阶段迷失了本性。

摆渡人悉达多活在当下

悉达多厌恶透了这样的自己,舍下半生财富,准备用投河的方式结束自己荒唐的一生,脑海里却突然闯入了一个字。这个字代表着万事万物和统一与完美,让他放弃了死亡的愿望。也明白了一直以来阻碍自己的是那颗一定要求甚解、继而不能爱任何人、任何事的心。至此,他认为河流也许能教给他生命的奥义,于是拜船夫为师。在船夫的指引下,他看到了时间的河,时间在河流里是不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是虚无的,万事万物都只存在于现在。

同时叛逆的儿子的出逃,让他感觉到了此生最大的伤痛。他想起了当初与父亲的告别,父亲的痛苦,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个轮回。最终放弃了为他好的想法,任儿子去面对他该面对的失败与成功,体味悲伤与欢乐。我想在未来孩子的教育上,必将以尊重和体验为主,不去过多强加自己的意见,如果他来向我询问指导,告诉他自己的经历和建议,然后让他自己思考做出决定,自己承担后果。有些弯路,注定要自己亲身去经历。就像,悉达多不愿意归一佛,而是去亲自去经历,一步步达到像佛一样的欢乐境界。

悉达多的求道过程,历经学习、苦行、听教义、觉醒、堕落世俗、修行、会爱、最终内心平静修得圆满。而我们亦应该认识自己,去追寻自己,在自己的每一个当下好好生活,这亦是修行。正如每个当下,也是时间这条长河中独一无二又永恒的存在。

02 第二篇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每个人,似乎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本书的主人公。

如火的骄阳下,潮湿的雨林中,荒无人烟的荒漠,苍鹰栖居的山峦……一位身间只着一条遮羞布、披一件开裂未缝补的土色斗篷、骨瘦如柴充满沧桑的少年出没其中,你很难想象,曾几何时,他是一位贵族——一位婆罗门之子。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悉达多。

他也曾嬉戏于阳光洒满的芒果林中,沐浴在神圣的祭祀和洗礼中,曾陶醉于母亲的歌声中,沉浸于父亲的谆谆教诲中,过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优雅生活,也将在智者的指引下汲取知识成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最终成长为婆罗门之王。

然而,他——悉达多却没有选择这一条早已命中注定的道路,命运的安排总与人背离,悉达多为寻找阿特曼——内心的自我,探求如何真正获得属于自我的安宁而开始了一段不归的旅程。

每个人的一生的终极目标都是在寻找自我,找寻内心中最深处的自己。

悉达多在与乔文达在成长为沙门的路上鄙视过一切——人类的贪婪、欲望、虚荣,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愚昧、卑劣的。在众多僧侣穿梭其中、壮丽的祗园中,悉达多和乔文达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宣法,佛陀安宁、美满、平和的声音传达的法义似乎能容纳这世间万物,皈依这完美无瑕的法义、跟随佛陀即可能够脱离苦海,似乎这一切看似完美无缺,但悉达多选择了放弃,他决定放弃超世拔俗、令人获得解脱的法义,亲自去体会那些他曾经鄙夷过的一切,从而获取心灵上的解脱。

在路上,他遇到了在林苑中,他遇到了爱慕金钱的名妓伽摩罗,在伽摩罗的引荐下,他也曾逐渐成为一名富商,曾与名妓伽摩罗风花雪月……他也曾视这一切为游戏,不记挂于心。然而直到他日进斗金,他也曾沾染了世人的幼稚与胆怯。认真的体会了这现实中的一切,终于回到那一个字的意义中:唵。他理解了世人,理解了所谓的人生,理解并同情他们不是由思想和理智,而是由冲动和欲望掌管的生活。他感同身受。尽管他已近乎完人,只承受着最后的伤痛,却视世人如兄弟。他不再嘲笑他们的虚荣、欲望和荒谬,反而通晓他们,爱戴敬重他们。对现在的悉达多来说,所有这些本能、简单、愚蠢,却极为强烈鲜活的欲望不再幼稚。

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悉达多的故事映射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或许终究是映了尼采那句名言: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或许曾经鄙夷的一切会随着经历与体验逐渐发生演变。人总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人找寻自我的意义终究在于接纳自己,学会与自己和解,和一切和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0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0

相关推荐

  •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作文400字

    【第1篇】 文明是一场甘霖,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文明是一丝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 自从开始要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城市就焕然一新。摆地摊的少了,商店变得整洁美观了;闯红灯的人少了…

    2024年8月7日
    139
  • 《怪兽史莱克》观后感800字

    完了,终于到电影课程了。由于一个原因,我没有看到,于是我在家把这个课程补回来了。 这部影片是一部卡通片,让我看出了一丝兴趣。首先是有一个王国,国王和王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却被上帝…

    2024年4月24日
    155
  • 《雷锋》读后感1000字

    “学习好榜样……”当我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光辉写照。家庭的贫困、旧社会的黑暗练就了雷锋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和…

    2024年4月25日
    176
  • 《最后的獒王》读后感800字

    最近几天我抓紧时间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最后的獒王》,知道了在遥远的、苍凉的,到处清泉流淌的神秘青藏高原上,生活着一种特别高贵的,它们的名字叫藏獒。 藏獒外貌凶猛,就像,但它却是人类…

    2024年5月10日
    162
  • 对手作文通用(8篇)

    对手作文 篇1   无论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我们总会遇上对手,对手是我们前进的推力,也是我们攀爬的阶梯。   记得在一节体育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跑步比赛,前面的几位队员奋力拼搏,…

    2024年4月23日
    172
  • 《王尔德与巨人的花园》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王尔德与巨人的》。作者“王尔德”写的一本童话故事书。里面的故事有许多比如:巨人的、快乐王子、夜莺、忠实的、非凡的火箭等等。不过,我觉得最有吸引力的是《巨人的…

    2024年4月22日
    1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