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社会性监管与地方分权》读后感1500字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一、文章讨论的问题及意义
文章讨论是目前中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实行地方分权,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过度依赖政府的准入控制,社会力量作用不足。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政府信誉也受到了牵连。近年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的下放,能否有效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值得研究。
二、文章结构及论证
文章结构清晰,各段分别阐述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作者介绍了地方分权的大背景,从监管维度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但这些关系研究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在社会性监管领域(煤矿、环保、食药等),中国为什么要分权?首先,作者认为这不是转移责任;因为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作者认为这种转移责任的理论只考虑的政治风险,没有考虑政治收益。其次,作者认为并不同于维稳风险,因为动因不同。最后作者认为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分权倾向。
第二部分,政府、市场与社会:一个分析框架。作者阐述到监管理论中存在两种监管,即社会性监管和经济性监管,其中社会性监管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理论,经济性监管则是指市场准入和价格机制。目前存在着事前审批、标准设立和信息披露三种监管方式,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介入程度不同,三种方式对应政府层级也不同。比如其中事前审批的政府介入更强,政府层级也更高。
第三部分,中国在食品安全上为什么实现地方分权。作者以市场准入制度中的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制度为例,认为单纯依赖行政监管没能保证食品安全,反而抑制了市场活力。同时作者也认为在如清理无证的市场行为中,地方政府更有优势。
第四部分,美国进步时代的食品监管改革:为什么集权。作者阐述了美国由于大企业需要全国性政府来抗衡,还阐述了司法程序和声誉风险的影响。
第五部分,结论。作者认为,集权化的市场准入制度已经走向穷途,面对以小散乱为典型特点的中国食品业,依赖中央集权的监管机构是没有效率的。而引入社会动力,实行“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才会有希望。作者最终肯定了地方分权制度。
三、文章的主要观点及读者意见
文章作者认为中国食品安全走向分权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食品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散而乱的企业,依赖市场准入制度的集权是没有效率的,地方分权则在信息等方面存在优势。
读者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分权的走向是值得肯定的。文章的亮点在于:第一,运用了比较法研究,比如作者论述美国的食品业大型企业兴起,需要全国性政府与之抗衡;而中国是大量散乱的食品企业,监管的分权是必要的。第二,作者论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个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www.simayi.net分析监管,作者运用了两个表格,一目了然(第四部分的两个关系图也是如此)。第三,作者提到的一些监管理论是比较吸引人,这也源于文章对外国文献的大量引用,如:社会性监管、监管维度等。
但读者也对文章一些部分产生了质疑。首先,作者几处阐述了这样的语句“依赖市场准入制度的集权”,可以认为作者将市场准入与集权对应起来,而一提到信息披露则是分权;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现在我国的“简政放权”中下放了很多如初审、审查、备案等权力至省级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因此作者将市场准入与集权对应起来是不够合理的。
其次,文章的几个部分大概看之是层层递进的,但仔细阅读后会发现几个部分之间的逻辑不够严密,比如第四部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将美国的监管改革单做一个大标题论述,这个部分几个点中除了一个小点(食品业的企业规模),其他与我国的食品领域现状并没有对应的论述,逻辑不严密。
然后,读者认为作者在导论中就否认了“转移责任”,但作者在第三部分似乎又在论述“责任”对分权的影响,作者可以将这里的“责任”用如“行政成本”代替,能更好的与前文的“转移责任”中的“责任”区分。
最后,读者认为作者论述了三种监管方式,但没有结合实际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市场准入包括行政审批、批准等,信息披露又包括哪些具体制度,这样更加便于理论,更加贴合实际。
总体而言,而文章立意很好,在分权制已经是一种趋势的情况下,作者能够结果国外经验,总结出我国食品安全走向分权的原因,并得出了有益国家和社会的结论,值得肯定。作者:谯斯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