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智处理情感问题(男女之间感情出现问题如何修复)

在婚姻里,谁也当不了对方的拯救者在亲密关系中,然而人们很容易滋生“拯救者情结”。

想要‘拯救’的对象可能是父母、伴侣、孩子、并向外延伸至身边的朋友,同事。

在结婚之前,假如女方发现自己的老公爱耍钱、爱喝酒、不爱陪自己,通常都会犹豫到底还要不要嫁给他,可你没有这样想。

这一方面源自你的传统观念,以为既然跟了这个男人,就必须从一而终;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你伴侣身上的“毛病”,激起了你心中那个“拯救者”的角色,每当你看到他的问题时,你的内心深处都有个声音对你说:“他会为我改变的。”

后来你发现:

一切都是他的错,是因为他出轨。

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他还如此对我?

是他有错在先,是他对不起我,我问心无愧!

就算我做得再怎么不好,他也不应该出轨来伤害我。

在她们的人生里,看不清每个事件的结果也有自己的责任,而到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的她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这类女性,都有同一个幻想:

她们认为,只要拯救伴侣,就能让对方变成她想要的样子。

为此,她们奉献自己的人生,不惜一切代价。

这种心理,叫做“救世主情结”。

“救世主情结”其实是助人过度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心理执迷。

具有“救世主情结”的女人,一味坚信自己可以拯救男人,而“浪子回头金不换”则是她们座右铭。

婚姻里这种“拯救者”的信念,非但不会让彼此快乐,相反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因为一个人的本质绝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特别是我们想要把自己看到、学习的心灵鸡汤,接受到的知识灌输给他们,从而令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当然,这个过程我们自己会是受益者,比如我们会因此期待伴侣关系更和谐,两个人可以一起学习和进化,想想的都觉得很美好…

然而,现实中发生的并非如此。

因为,从这件事本身上讲,你已经否定了对方的价值和能力。

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曼,曾提出“戏剧三角形”模型,即人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只能用三种身份来看待它,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这会让人们在亲密关系当中进入“受害者监牢”的陷阱:

其中有一种是“牺牲心态的监牢”,另一种是“依附情节的监牢”。

“牺牲心态的监牢”是指,为了家人,你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哪怕你自己并不开心做这些,但为了家人,你选择牺牲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扮演这三种角色,并在这些角色中不停地切换,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理游戏很难跳脱,除非具备了与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所以,心理游戏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不停上演。

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

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

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真正丧失的其实是我们对本体的觉察。

如果无法察觉到我们的本体,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们就会感到匮乏不足。

心理学家所公认的:个人的童年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有重要影响。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适应和生存在这个世界。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形成许多在孩童时代曾经帮助我们生存和保护作用的“机制和模式”,这些模式和行动属于“孩童”,但在成年之后,却被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继续使用。

这些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伤经验或是与环境冲突所造成的结果。

也许你的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使你觉得你的意愿或存在是不重要的。

他们的作为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

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甚至遭到攻击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而遗留下来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拯救者”们的从来只向外看,却从来不敢看自己内在潜意识中的真相:

最想救的,其实一直只是自己,自己是深深的受害者

只是没有勇气面对真相,所以,只好选择去“拯救别人”。

举个例子:

孩子在父母关系面前,往往是无力的,但如果孩子将这个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孩子会觉得这个事情是可控的:我乖了,他们肯定就好了。

可以说,孩子是以这种“自我牺牲”来换取外部生存环境的安全。

孩子将自己当作家庭的拯救者,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一点。

当孩子无法拯救父母的婚姻情感,那么长大之后,这种生命的缺失,依然会在Ta自己的情感当中呈现出来。

婚姻、情感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童年的复演,童年是幸福的,婚姻感情也是幸福的,童年是迷茫的,婚姻情感也容易过的很迷茫,童年是被抛弃的,婚姻情感常常会出现被抛弃的事件或感觉发生,童年是痛苦、纠结、恐惧…..

婚姻情感上也会出现类似感觉的人事物让人重新复演童年的噩梦,所以,童年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所以人都具备,父母不会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自动升级为有能力爱孩子的人,这似乎很悲哀,更悲哀的是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学不会如何去爱而不自知,像个刺猬一样伤害离自己最近的人。

如果父母需要持证上岗也许有些人永远拿不到生育证书。

当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亲密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

你认为你从那人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将自己的洞填满了。

但很多人忘记了一点,对方不是来填满你的洞的人,对方没有义务来拯救你的人生。。

陪伴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伴侣有多累?

伊能静上《鲁豫有约》,谈起了过往的一些感情经历,讲述了自己和哈林离婚的原因。

伊能静和哈林哥的爱情长跑修成正果。

但很遗憾的是,在结婚后第9年,两个人宣告离婚。

在节目中,伊能静反思自己:

“可能是我当时太没有安全感,所以,当我遇到一个可靠的人的时候,我像抓住了一个父母,我希望他把我所有原生家庭的痛苦,我对这个行业男女关系的困惑,通通解决掉。”

这些话,就好像在对伴侣说:我有病,你必须是我的药、我的医生,要治愈我、安慰我。

其实,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几近苛刻了。

跟这样的人相处久了,绝对会觉得累和倦。

伊能静遇到了现在的丈夫秦昊,在两个人相恋之初,伊能静还是像以前那样,将自己的伤痛转移给秦昊。

但秦昊只是说了一句:有病得治。

他说:我是找老婆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你去看心理医生。

这句话,看似绝情,却点破一个真相:

世界上能接住你所有负面情绪的人,是不存在的。

就连最爱你的自己,偶尔也受不了自己,也做不到接纳自己的全部情绪。

拯救,是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

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

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

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

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两性相处中,男人往往有“帝王情结”,往往喜欢自己说了算;

而女人通常有“拯救者情结”,希望能够拯救眼前的这个男人。

拯救者情结者,尤以女性居多,男性偏少,通常是受到其原生家庭和从小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的影响而形成,本质上也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

你会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

你会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婚姻中,沟通和对话是通往自性化的道路。

伴侣双方能够适应对方,极大地容忍对方的个性和行为,并能更为真实地评价伴侣的优点和缺点,从本能选择转化为有意识的选择,即是一个成功而成熟的婚姻标准。

放下了拯救者情结,我们将有能力与所爱之人在心中相见。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贤心理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本篇文章为【怎么理智处理情感问题(男女之间感情出现问题如何修复)】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420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23:37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23:37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