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携手走进婚姻,可很多人甚至熬不过七年之痒,就分道扬镳。
他们不是没有努力过。
是对婚姻的认识不够,还是人生的变数太多?或者,缺乏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经营婚姻?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写出《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人生的盛宴》的林语堂先生,用他和妻子相伴一生的婚姻,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家庭有敬畏心和责任感
是婚姻持续的基石
其实,林语堂的初恋和最爱,不是妻子廖翠凤,而是陈锦端。
陈锦端的父亲是一名归国华侨,也是一位实业家,陈锦端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得十分精致。
林语堂倾倒于陈锦端端庄、艳丽的美,更欣赏她的艺术气质,他想,若能娶到她该是多么完美的事。
然而,林语堂自己只是一位牧师之子,陈锦端的父亲委婉但坚决地拆散了他和自己女儿的情谊,这才有了后来和廖翠凤的相识。
他初见廖翠凤时,并没有什么感觉,然而廖翠凤对他一见倾心。
她家虽不如陈锦端家显赫,但在厦门也算是一方富户。
廖翠凤比陈锦端大胆、果决,她在面对母亲对林语堂家世的质疑时,坚决地说:“穷点算什么,我是嫁给他的人,又不是嫁给他们家!”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她的坚定和一番深情,终于打动了林语堂,在订婚4年之后,林语堂收起对陈锦端回心转意的期待,和廖翠凤结婚。
结婚当天,他就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对妻子廖翠凤说:“结婚证是离婚才要用的东西,我们烧掉它好不好?”袒露了自己想和廖翠凤永结同心,生死不离的决心。
婚后,林语堂为了完成学业,也为了考取学位承担家庭的责任,他辗转求学,从德国到法国,除了第一年有奖学金外,其他的时候都是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在德国留学时,他们租住在一位女房东家里。
这位房东是个寡妇,她见林语堂幽默风趣、风度翩翩,就喜欢上了他。
一天,她在林语堂面前假装晕倒,想让林语堂扶她起来。
但林语堂朝内堂大叫:“翠凤!”房东知他心意,马上就起来了。
林语堂婚后一直坚守对妻子的承诺,面对外面的诱惑,他说:“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越雷池一步。”
从结婚的第一天起,烧结婚证、努力求学、拒绝外部诱惑,林语堂怀着对婚姻的敬畏之心,给了廖翠凤从物质到精神的足够安全感。
安全感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石。这一点,林语堂做到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主动沟通和智慧沟通
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回到中国后,林语堂收到北大邀请,担任教职,他的文章也陆续发表,逐渐成名。
廖翠凤缺开始担忧,怕林语堂功成名就之后变了心。
而林语堂看出了妻子的担心,他笃定地告诉她:“你放心,别人怎么做我不管,但我知道你会一直都是我的妻,你就是我想要的。”
林语堂的主动沟通,让她倍感安心。
但同时,廖翠凤也知道,林语堂心底仍有陈锦端的一席之地。可她深知嫉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双方走得越来越远。
林语堂从前总爱画一个用宽发夹束起长发的女子,孩子们看了都问爸爸:“为什么你画的女人,都是一个样子,而且那么像锦端阿姨?”
廖翠凤很大方地接着孩子们的话说:“因为你爸爸喜欢锦端阿姨啊!”
得知陈锦端并未结婚且与他们同在北京,廖翠凤便坦诚邀请陈锦端到家里来做客。
林语堂羞得说不出话。一方面是见到了自己的初恋,害羞;另一方面也是有感于妻子的大度,羞愧。
经过了那一次之后,林语堂再也没有画陈锦端的背影了。他只是把原来画的珍藏起来,放在抽屉里。
廖翠凤也很明白,丈夫是个重感情的人,重过去的情,也重现在的情;只要自己尊重他信任他,丈夫也一定不会辜负自己。
后来,廖翠凤又邀请陈锦端来过两三次,三人和和睦睦,相谈甚欢。
最终,林语堂和陈锦端云淡风轻,相忘于江湖。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现在的人们大多忙于事业,有时会疏忽与伴侣的沟通,像林语堂那样主动沟通,伴侣就不会“疑神疑鬼”,日常生活中更会少了磕磕绊绊。
有些人能做到主动沟通,但沟通的方式却总是絮叨或强势,像廖翠凤这样冷静、智慧地沟通,既照顾了伴侣的心情,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婚姻生活自然越过越顺利。
生活艺术和相互宠爱
是夫妻和谐的秘诀
林语堂生性乐观、幽默,他一直提倡“生活的闲适”,认为过生活和写文章一样,不用拘泥于一定之规,只要“随意、灵性”,过得快乐,就是理想人生。
这样的生活艺术,在漫长的婚姻当中,无疑是减压而适意的;而在夫妻的相处中,他和妻子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也让夫妻关系和谐如蜜。
林语堂有很多癖好,据他的自传和大女儿二女儿的记述,他爱吃东西、爱养小鸟、爱抽烟斗,甚至和女儿们一起做玩具……
二女儿说,有个时期,她觉得父亲就像她们一样,像个孩子。
“如果太太穿了貂,那么先生一定要和太太走在一起,那样让别人看来,是先生有钱而且舍得给太太花……”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写进书里,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和太太相处,他还总结出了所谓“好丈夫”的两条标准:
一是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二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林语堂对妻子的宠爱是出了名的。
他有每天早上都亲吻妻子的习惯,如果他出去讲学或办事,离开三四天,他和妻子都会感到烦闷,希望早早回到对方身边……
不知道他们这亲吻的习惯是从何时开始的,但显然这样的亲密接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二女儿的记述里,在法国时,他们当时已经决定回国,买好了船票,而那天恰好是林语堂博士答辩的日子,廖翠凤身怀六甲,却坚持在考场外等待丈夫答辩的结果。
当林语堂出来告诉她:“他们已经通过我了。”她便和林语堂在街边吻了起来。
林语堂有个癖好就是爱吃,廖翠凤虽然会为了保持身材少吃一些,却很照顾丈夫的这个癖好,在家里备好各种吃食。
她总能从女儿那里收到“投诉”:父亲昨晚又在厨房吃东西。她就和女儿们一起大笑。
多年以后,二女儿在她写的关于父亲的传记里,回忆她们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实际上,林语堂在求得学位回国教书以后,也是经历了教书、从政、写文章的“职业赛道转换”,还曾经为了发明中文打字机,倾尽家财、负债累累,居住地也总是变换……
他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来源于林语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幽默机敏的小心思,还有就是他和妻子相互的“宠爱”。
生活的艺术让家人之间少了摩擦,互相的宠爱让夫妻越过越甜蜜。
正是这些,给他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增添了润滑剂。夫妻琴瑟和鸣,一家子其乐融融。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营婚姻的法则,不外如是。
林语堂认为,人生幸福有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这四件中他实现了三件,算得上圆满。
他在《八十自述》中说: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成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成点心吃,那就好了。”
一代学者如此通透,他用他和夫人的一生恩爱,告诉我们:
好的婚姻,不仅可抵岁月漫长,还可给你带来“人生的盛宴”,关键是看你如何去经营它。
点亮“赞”,共勉。
作者:秋姐姐,一个后知后觉的中年少女,理工科出身,却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疗愈自己,也希望用文字温暖他人。
以上则为【婚姻下半场,最该看透这3个真相(婚姻怎样才能走好)】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