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故事读后感

  大家对“鸿门宴”这个故事比较熟悉吧!今天,我就要通过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来了解分析故事中的两个大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故事中刘邦机智脱逃,就已注定了他的结局不再模糊,而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也一清二楚!

  曹无伤这一根引火线,引出了一场巨大的战争——项羽发怒了要杀刘邦,范增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当时,刘邦只有十万人马,而项羽却有四十万人马!两方交战,刘邦必败无疑。命运无常,就在此时,来了个大人物,改变了沛公的命运——项伯!

  项伯,就是项羽的叔叔。因为他和刘备的谋士张良有交情,当天就把项羽第二天准备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但他没有想过张良知道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一阵密谋后,刘邦决定先迷惑项伯,先是表白自己进关并无野心,又承诺和他结为亲家,并请他在项羽面前说好话,然后自己在第二日早上去项羽的驻扎地新丰鸿门谢罪,于是就有了那个千古传唱的故事——鸿门宴!从此,他们的一生都得到改写。

  刘邦这个人能分清好坏,听从好的建议。而项羽却恰恰相反,分不清正与反,有时就因为“分不清”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千古恨。鸿门宴,就是千古恨的典型:刘邦没有相信“鲰生”们的话,而是果断的相信了张良;项羽就没有听范增的忠告,而听进了项伯的蜜语……

  刘邦这个人有心眼。刘邦就是因为心眼多,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没心眼,才听进了项伯的谎言;就是因为没心眼,才放走了刘邦;就是因为没心眼,才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一代天骄,西楚霸王,因为没心眼结局很惨。回过头看,有心眼的人物还是刘邦。刘邦有心眼,使他觉察出了“卧底”曹无伤,使他“结交”了傻乎乎的项伯,使他逃过了差点灭顶之灾的鸿门宴,使他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再显新的篇章!

  刘邦这个人相对而言,比项羽谦虚多了。正是项羽太有才,就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所以才不理会范增击玦的吧。刘邦虽然有点骄傲,但他能听进建议,所以他又比项羽技高一筹了。骄傲的人一般自尊心也很强,项羽就是自尊心作怪,令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

  另外,刘邦比较果断,而项羽却总是犹犹豫豫的。比如说他要攻打刘邦也要第二天打,如果当天就攻打的话,历史就可以改写了!范增一直要项羽杀刘邦免除后患,但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要是换成刘邦的话,他是决不会心慈手软的!刘邦就果断了:一不做,二不休。他答应第二天去参加鸿门宴,一早就去了;说了要对项伯好点,就真的对他好点;说逃就逃,说走就走,真果断!

  虽然当时刘邦的军事力量远不如项羽,但他为人、性格等方面都比项羽强。所以两人最终的命运也截然不同。性格即命运啊!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5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3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43

相关推荐

  • 小升初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生命

    小升初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生命   小升初作文是很重要的,小升初作文写作不是一两天就能写好的,是要长期积累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关于生命的写作素材积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人…

    2023年5月4日
    183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_《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幼年曾品读过《红楼梦》,时至今日,再捧起厚厚的书籍,不觉悲在心头。   一梦梦几回?   “这个妹妹,我原是在哪里见过的?”是那个“行为乖僻…

    2022年11月24日
    263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 原本是阅读《情绪急救》时提到的这本书,才去翻阅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忽然感受到高一时待在图书馆看书的那种氛围,一个人,有点焦虑,沉迷…

    2023年3月3日
    169
  • 《雪地上的红星》读后感400字

    这个我读了很多本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叫《雪地上的红星》。 这本书的主人公盖达尔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他用一生的追求和行动震撼了我们,感动了我们。他用一本本生动美妙的小说、剧…

    2023年5月7日
    193
  • 《勇敢水配方》读后感800字

    我非常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勇敢水配方》这本书。 书中的玫瑰仙子原本是个地地道道的胆小鬼,被传闻中的“大妖”――其实是生活在上的螳螂吓破了胆。他听说糖弹家里有“勇敢水”就要来喝了下…

    2023年5月6日
    190
  • 读《哎,分数》后有感400字

    我读了《哎,分数》这篇文章后,有很很多多感想,也替小作者感到悲愤。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在中语文、数学都考了全年级第一名,父母得知后,欢喜得不得了,女孩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而第二次…

    2024年4月3日
    1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