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空前活跃所致。
这本来是可喜可贺的好事情。不同经济层次和社会地位的阶层能大量联姻通婚,说明当今社会是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较高阶层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各方面处于优势就歧视较低阶层的人,甚至在联姻这类人生大事上都不会势利,都已经把贫富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巨大差距看得无关紧要了。这是一种文明和进步。
但也正因为这种社会进步,各阶层之间的超频率流动和接触,才导致三观、思想意识、生活和行为习惯、消费习惯、人生追求和目标都差距巨大的不同人群交集时矛盾频发,有些矛盾甚至无法调和,最终导致家庭解体、分崩离析,甚至连锁反应导致性别对立。
当然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莫不如此,静止久了,人们就会开始渴望流动,流动带来的混乱久了,人们又会自动选择静止。一切事物永远都是螺旋状不断重复轮回的。
而当下的混乱,恐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作为渺小的个体,唯一能做的,便是认清导致混乱的根本原因,以实现自我保护,不在混乱中受到伤害。
姑且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下矛盾高发的几个普遍原因。
声明:个人观点,就事论事,但不带任何个人偏见,肯定难免局限浅薄,但希望看到的朋友不要对号入座往自己身上联想。不确切之处,欢迎指正,友好探讨!
婚姻中矛盾高发的根源:
一、跨阶层的联姻,容易产生矛盾。
二、城乡联姻,容易产生矛盾。
三、双方文化教育程度差异过大,容易产生矛盾。
四、双方思想观念差异过大,容易产生矛盾。
五、双方个人和家庭经济实力差异过大,容易产生矛盾。
六、双方三观差异过大,容易产生矛盾。
七、双方家庭文化和门风差异过大,容易产生矛盾。
婚姻中矛盾产生的具体事由:
从恋爱或相亲阶段开始解析。
恋爱或相亲阶段:一个富有阶层的人在恋爱或相亲时,认为吃顿饭或看场电影、喝杯奶茶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消费,即便不恋爱或相亲,自己一个人或跟朋友聚会,也经常如此,不会把这些消费看得很重要。并且对于男女双方究竟谁买单,不会太当回事,即便女方买单也无所谓。但是如果是较为贫困的那一方,对方的一个日常消费,可能是他/她一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支出这笔消费,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可能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因为付出的代价对他们来说价值不菲,所以就会对恋爱或相亲产生非常高的期望值,一旦结果不理想,便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导致不愉快的矛盾和摩擦。
所以,恋爱或相亲前不对对方个人情况详细了解就贸然赴约,是非常不明智的。说得不好听一点,就相当于是给自己刨坑。
当然,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最多就是感觉对方奇葩,不可理喻,愤懑不平地把亲身经历给匿名发到网络上发泄一下而已。
家庭互访阶段:不同阶层和生活环境的男女,在对双方个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之后,会更深入地通过拜访对方的家庭深入了解对方的家庭成员。家庭互访也是双方矛盾暴发、差异暴露的重要环节,很多男女之间的深入交往,往往在家庭互访后嘎然而止。
思想比较现代的家庭,在孩子的对象首次来访时,往往会比较重视,无论最后双方成与不成,招待客人的礼数断不能少,不愿给人落下话柄。在首次接待孩子的对象来访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家宴,或去饭店点一桌。重要的家庭成员都会尽量出席。聚会结束,对孩子对象无论满意与否,做长辈的会给对方一个红包,数量无论多寡,礼数必须周到。
而比较传统、功利的家庭,在孩子对象首次来访时,会习惯于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比方说接待时跟平常自家吃饭一样,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甚至在对方上门时,要求对方操持家务,考察对方的家务能力。故意在交谈时PUA对方,借此来试探对方的底限和对自己孩子的依赖程度。如果通过一系列试探,确定对方今后不能被自己家百分之一百彻底掌控,那么这对小情侣的关系就会到处嘎然而止。当然,有时候是被试探、PUA的一方,因为感觉不被尊重而主动选择放弃。
但是,如果是被试探的一方主动选择放弃,可能后续会有比较多的麻烦,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控制欲超强的家庭,在被别人放弃时,往往会觉得被人践踏了尊严,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通过算旧帐来找回心理平衡。比方说恋爱中的花费会要求对方一毫不差地全数退回,甚至于另外再要一笔赔偿。甚至于要不断纠缠骚扰对方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另外一个交往对象。
女生在去首次去对方家庭拜访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不要与对方争执激化矛盾,即便内心已经做出分手决定也要装做若无其事,最后以友好的姿态从对方家中脱身回到百分百安全的地点后,再做下一步处理。结束这段关系也要讲究技巧,以不动声色地疏远、断绝接触和往来为最佳。尽量不要伤及对方自尊心,激化矛盾。很多故意伤害甚至杀人的恶劣事件,都是发生在男女分手阶段。作为生理上处于弱势的女性一方,一定要注意处理技巧。如果自己缺少经验,可向较信任的长辈请求协助。
谈婚论嫁阶段:不同社会阶层,从小到大,接触的人群、生活环境、三观、行为习惯、眼光见识、个人生活经验都存在天壤之别,在谈婚论嫁阶段,各自出于自己的习惯和认知去讨论婚嫁的安排,容易产生矛盾。
比方说,城乡之别。城市家庭结婚,比较重视的是婚房、婚车、婚宴,婚前的婚纱照,婚礼后的蜜月旅行。农村家庭大部分比较传统,嫁女会要求彩礼,娶媳妇会要求嫁妆。尤其是娶媳妇,会对儿媳妇要求比较多。比方说婚后必须生儿子、必须与公婆同住伺候公婆、必须包办全部家务,婚后不能娘家过多来往,更不能往娘家花钱,女方家长不能在儿媳妇家长住甚至于来访过于频繁等。
并且双方之间很难谈得拢。如果女方出生于城市家庭,对传统农村家庭对儿媳妇的这些要求往往是难以接受的。
如果这些在谈婚论嫁阶段能被开诚布公地摆出来谈,还算是好的。毕竟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也就不必贸然草率结婚了,对双方都有好处。但大部分城乡观念的差异,并不会在婚前暴露,而是在婚后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才逐一现形。如果双方互相不肯妥协,或某一方不肯单方面做出让步和牺牲,离婚便会成为毫无疑问的选择。
共同生活阶段:城市和农村的家庭结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为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靠人工(那是现在,过去没有机械的时代完全靠人工),所以家庭人口的多寡直接能影响家庭的收入和实力。为了生产和资源、工具共享的需要,往往以大家庭为主,成家立业了也不会分家,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每天动辄十多口人吃饭,单单是做饭,一日三餐就十分的劳累。
并且赶上农忙抢收抢种的季节,即便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倾巢出动人手仍然可能不够,就需要与亲戚、同宗、同村的其他家庭互助合作。几家联合,今天你家,明天我家,集体劳作。甚至包括婚丧嫁娶大摆宴席需要人手时,亲戚、同宗、同村的人都要互相帮忙。而这些互助合作达成的关键,需要这些合作者之间关系良好。所以农村家庭非常注重人情往来,不仅兄弟堂兄弟表兄弟妯娌姑嫂连姨舅连襟这类近亲必须礼尚往来频繁,甚至于连本家同宗同族同村同乡之间的关系也要维系好。尽管现在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不需要这些关系来维持正常生产了,但几千年下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仍然很难改变。
而城市家庭,因为家庭成员获得收入的途径都相对独立,不需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合作,即可独立获得收入,组成家庭的目的,互助的部分仅限于家务、育儿和照顾老人等家庭生活方面。并且夫妻之间结合的动力多半是由于两情相悦,并不单纯是为了组成互助小团体搭伙过日子,所以比较注重双方之间的情感和两性生活质量,自然就特别重视小家庭的私密性和独立性。任何一个除了夫妻和亲生孩子以外的人在家中出现,都会让小家庭的所有成员感觉不方便、压抑、内心不适。
所以城乡结合的婚姻,婚后极容易因为双方所习惯的家庭结构问题产生矛盾。城市家庭长大的一方,会对与对方所有家庭成员同住、七大姑八大姨本家同宗同乡频繁拜访感觉难以适应、不堪其扰。但农村家庭长大的一方,会觉得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对配偶的不适往往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冷漠、矫情、没人味、自私。农村家庭因为大部分农活需要体力,以男人为主,于是在体能上处于弱势的女性便只能按分工包办全部家务。所以,农村家庭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就是男人不干家务,不带孩子,只负责女人干不了了的体力活。但是在城市生活的人,男女都需要平等地工作挣钱,仍然让女性包办全部家务并独自育儿显然有失公平。而出生于城市家庭的一方,从小到大早就习惯了男女双方在家务和育儿等一切家庭事务上共同承担分工合作。但农村家庭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观念却认为女人独自包办家务、伺候老人、独自育儿是理所应当的本分,如果女人不愿接受,不仅不称职,还自私。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如果双方都不能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去理解对方感受,并谁也不愿意让步和妥协,最后走到离婚那一步也是必然结果了。
育儿阶段:城乡结合或跨阶层结合的婚姻,育儿问题是矛盾爆发的最焦点问题。
生不生、生男生女、生几个、什么时候生:城市出生的人,大部分年轻时工作,老了有退休金,所以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儿女的作用,也仅限于生命最后阶段生活不能自理的短短几年,甚至这最后几年,也可能是儿女用父母的退休金帮父母雇佣保姆或护工来照顾的。所以,生育孩子的唯一作用,不过是能满足一定的情绪价值和情感需要而已。所以城市出生的人,对于生孩子,看得很无所谓,生不生都行、生男生女无所谓、能少生就尽量少生。而农村家庭,因为老人没有退休金,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只能依赖儿女赡养,生活不能自理了,也只能指望儿女伺候,所以养儿就是为了防老,不仅生孩子是人生必须,而且生儿子也是人生必须的(因为传统观念的缘故,女儿出嫁后,如果回娘家伺候父母,多半会受到百般阻挠,甚至可能导致离婚),必须生到儿子,晚年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尽管现在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城乡,都不再仅仅只能用养儿来防老。但农村出身的人必须生儿子防老传宗接代续香火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无论如何都要生孩子,哪怕明天就没饭吃露宿街头也要生孩子,并且孩子多多益善。城乡结合的家庭,如果婚后女方不肯马上生孩子,或不愿多生直到生下男丁为止,或不愿一直不停生孩子生到绝经为止,多半会被男方休掉。并且为了弥补娶妻但未达到生孩子目标造成的经济损失,会在经济上让女性从事实上形成对男方的经济补偿,来作为对女性不肯为男方生孩子的惩罚。
怎样坐月子:城市家庭出生的一方,近年来已经习惯了去月子会坐月子所或请月嫂照料月子,费用再昂贵,不也就开销一个月吗?不至于几万块也拿不出来,或花了这几万块就破产或活不下去。产妇的产后恢复很重要,月子坐得好,妈妈身体健康,才有能力更好地照顾孩子。
而农村家庭出生的人,是坚决不能接受产妇去月子会所或请月嫂照顾月子的,感觉那都是在花冤枉钱。古代没有月子会所和月嫂,人类不是一样繁衍?但是如此让婆婆伺候月子,要么一口回绝拒绝伺候(这种情况便不得不找女方母亲伺候了),要么不得不伺候时往往又怨气冲天,一边敷衍一边各种对产妇各种牢骚找碴、冷嘲热讽、指桑骂槐,最后产妇不但身体没能得到良好的恢复,连精神都能被婆婆唠叨到产后抑郁精神崩溃。于是,很多城乡结合的家庭,产妇出月子之时,便是夫妻离婚之日。侥幸没到离婚那一步的,婆媳之间也会因为“月子仇”不共戴天。
怎样养孩子:城市家庭出生的人,一般不会把带孩子看成是女人独自的责任,男方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搭把手尽量搭把手。男性也不会把惧内(很多农村人把懂得体谅妻子看成是惧内,认为惧内的男人没男人样,很丢脸)带娃看成是没面子、丢脸的事。而农村家庭出生的男性,是宁死也不会做家务和带孩子的。认为饿死事小惧内事大,宁可死不能让人认为他惧内。所以城乡结合的婚姻,女方丧偶式育儿几乎是必然结果。如果不能接受,便只能通过离婚,换取虽然仍旧独自育儿,但至少能少伺候几个人稍许轻松。
赡养老人:城市出生的人,对于赡养老人,几乎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他们理解的赡养,无非是父母生命最后几年生活不能自理时的伺候,甚至这个伺候,可能都是雇佣保姆护工来完成的。并且由于小夫妻一结婚就分家单过,更没有儿媳妇必须伺候公爹婆婆这个概念(自己亲生父母都不用亲自伺候,更何况非亲生)。而农村家庭出生的人,却很自然而然在儿媳妇一进门以后,老一辈便开始养老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着儿媳妇伺候。并且认为,假如儿媳妇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儿媳妇娶了有什么用?并且不管公婆能动不能动,做儿子的对伺候父母这个事,是不会动一根手指头的。他们认为伺候老人是女人应该的本分,男人如果侍候了父母,就等于是在替女人干本该女人做的事,就跟公鸡下蛋一样不正常并且丢人现眼。并且认为女人一旦出了嫁,就是婆家的人,就不能给娘家父母钱花,哪怕女人自己的工资,否则就是在挖婆家的墙角。也不能伺候娘家父母,哪怕独生女(有儿子儿子伺候,没儿子就应该去养老院或自生自灭)。如果女方伺候了娘家父母,就是在占婆家便宜、挖婆家墙角,就是个吃里扒外的家贼。
所以,城乡结合的婚姻,男女双方在赡养父母上的不平等,也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开支:城市家庭的家庭财产管理模式,一般都是谁家务操持得多谁管钱,双方的工资卡会放在一起共同管理。毕竟水电煤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鱼蛋奶孩子的各项开销,极其繁琐,双方收入共同管理才方便统筹安排。一般来说,男方上交工资卡,女方管理的比较多。毕竟持家是女人的长项。
而农村家庭,多半认为男人才是一家之主,女人的职责是干活,男人的职责是管钱,所以女方的工资卡应该上交男方(当然这一点是肯定不可能做到的,没有哪个女生会交出自己个人的工资卡)。不参与孩任何家务的人(包括采买各种生活物资加买菜)却管着钱,日子会过成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日子没法过,也就只能选择离婚了。
所以说,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只要双方情投意合,一切都不成问题。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双方家庭是否匹配直接决定婚姻的质量和寿命。
如果不考虑双方家庭和家庭成员就缔结婚姻,仅仅因为互相喜欢就草率结婚,那么婚后无非以下几种结果:
一、互相妥协,并努力向对方靠拢,最后通过磨合,达成一致,最终收获婚姻成功家庭幸福。
二、双方都坚持自己一贯的作派和行为习惯不肯妥协和改变,始终互相无法适应,最终同时认识到双方互相之间不合适,友好分手,各自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三、双方互相不肯妥协,同时互相指责,矛盾升级后互相报复,最后导致两败俱伤。
四、以一方的妥协和退让、牺牲,勉强维持婚姻的表面完整,但实际上毫无质量可言,形同丧偶,夫妻之间离心离德、同床异梦、形同路人。
希望每一个准备选择婚姻的人,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一定要理性,以互相适合为标准婚姻,绝对比以互相喜欢为标准的婚姻要持久稳定幸福得多
。
以上则为【当下婚姻家庭矛盾高发导致离婚率高的根本原因(婚姻家庭矛盾如何解决)】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