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一部世界文学史上遐迩闻名的昆虫史诗,在这本书里,法布尔将带领我们探索奇幻美妙的昆虫世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感受世界的美妙。
在法布尔的笔下,许多昆虫们并布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渺小,它们拥有自己的世界,有看上去体格弱小,艳丽动人的萤火虫,却是个有着独特的捕食方法的食肉,先将其麻醉,然后再慢慢享用;渺小的甲虫为了吃到美味的菌类食物,会不辞辛苦地搬家,寻找新家,这种聪明的甲虫有着自己独特的办法,人类至今也无法知晓其中的奥秘;小小的金步甲不仅是消灭毛虫的能手,更是一只凶猛残忍的杀手,甚至有同类相残的习性,让人触目惊心。
不仅有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昆虫,还能令读者从昆虫的身上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正能量。
天牛的样子十分奇特,就像一些蠕动的小线条,其力大如牛,又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天牛自始至终都在挖掘着通道,因为它知道自己的将来会变成虫,所以要为它将来细长的触角,修长的足和无法折叠的甲壳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它不知疲倦地为将来的飞走做好一切准备。它辛勤的劳作着,无怨无悔,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还有斑纹蜂,斑纹蜂最讨厌蚊子,那些可恶的小蚊子经常蒙骗斑纹蜂,使斑纹蜂的无家可归,只能悲伤地离开自己的巢穴,最后,无家可归的它们一天天地衰老下去,最后,就彻底消失了。
这不是一本毫无感情的科普书籍,而是一本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书籍。法布尔可以对斑纹蜂给与深深的同情,谴责蚊子的无耻;也可以由衷地感叹造化之神奇;还可以向读者传递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让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振奋人心。
我由衷地推荐这本昆虫记,它能让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知生命可贵,感受时间冷暖,做一个博学但有温暖的人。
【第2篇】
并非遥遥无期
――读《昆虫记》有感
我的孩提时期稚嫩且略显无聊,所以在那时,我就对样貌各异的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这种乐趣随着我搬进城市后逐渐消散了,但我不时地还会回想起那段与各式各样的昆虫相伴的时光。每当这时,我都会拿出法国著名昆虫博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于1823年出生在法国,我与他儿时的爱好竟出奇的相似:都被样貌多姿、千奇百怪的昆虫所吸引,这也为他后来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昆虫研究做下了铺垫。他先后于1878年发表第一卷《昆虫记》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表一卷。
法布尔的语言既像一位科学研究者那般严谨,又像一位诗人那样富有诗意。“《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但因为时间紧迫,我没有时间一览书中那些富有诗意的的真理,我只阅读了《昆虫记?蝉》这一章。
这一章又细分为五小节,分别为:《蝉和的寓言》、《蝉出地洞》、《蝉的蜕变》、《蝉的歌唱》和《蝉的产卵及孵化》。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和让我深以为然的就是第一节。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蝉无疑是最著名的“常驻歌手”。但是在一些可笑的语言中,灵活运用自身身体特征,从而自给自足的蝉成了蚂蚁面前的乞讨者,只为讲述所谓“要踏实实干,不能在困难来临前再不劳而获”的道理。法布尔首先在书中否定了这个观点,因为从昆虫学的角度、在法布尔的眼中,这个寓言无疑是荒诞、可笑的。然后,他开始灵活地运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得出的观察结果,中间再贯穿一些诙谐幽默的语句以及一些生活实际情进一步否定了寓言故事中的错误观点。在文末,他又引用了两首短歌来解释蝉和蚂蚁各自的真面目。
这篇对虚假现象的修正充分体现了法布尔对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从这篇文章,我有两个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科学对世界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疲于发现生活的美,对禅的歌声多滞留一会不一会也会捂着胸口狠狠吐槽一句:“什么啊!浪费精神食粮的烂歌!”但是蝉的一生很短暂,从幼体到死去,法国蝉不会有超过五年的寿命,所以它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歌唱;反观一些人,浑浑噩噩、消磨度日。
我也希望能在未来当上一名昆虫学家,可能是业余的,但我会付出自己的努力,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愿。如今,科学家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探寻我们地球的更多奥妙,追随着前辈们的脚步,学习并散发科学的魅力。
在《昆虫记》中,我想到了科学及以外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遥不可及,它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