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碳中国》有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名字是《零碳中国》。首先这本书映入眼前的是四个绿色的大字——零碳中国。整个封面外围是一个大字母“C”表示“中国China” “碳Carbon” “改变Change”,象征着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碳中和。
《零碳中国》就是围绕双碳来开展的,用科幻的方式,深入讲解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及它们的意义。书中写到小们参观实验室,访问未来生活,亲眼看到这样的举措,缓解温室效用,保护地球免受灭顶之灾,产生重要作用。书中介绍了为了达到目标手段,用高特压直流输电塔,把西部的清洁能源送到东部。要广泛利用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二种方式各有优势。书中将工作原理也清晰地叙说了,并且描述了壮观的光电转换场面。此外书中还详细地介绍如何把原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也就是控制了碳排放。
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家中各种小电器,企业各种大型电器对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空气不再像以前一样清新,天气变化异常,小时候随处可见的也几乎看不见了。南北极冰川也开始慢慢融化,干旱,山火,洪水频繁发生,品种走向灭绝,生态系统岌岌可危。看到这里我突然害怕了起来,我们如何拯救和改变这一切?革命烈士给了我们和平年代,我们不能轻易破坏,我们要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书中还虚构了一座“绿城”,描述2060年的零碳生活,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里的一切都是绿色的,有可降解材料机器人,人造宠物,智能电动热泵,无处不在的感应器,有自动化工厂和生态农场,有固态塑料的广泛使用。
这也让我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开始慢慢重视低碳,每个小区都有垃圾分类,如果垃圾不进行分类对地球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我们生活中有些物质不容易降解会导致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比如电池:电池含有金属,汞镉会造成严重的有害污染。再比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方便面碗,其实可以回收利用,如果这些不进行分类处理,需要很久很久才能释放,进行可回收垃圾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以前的石油公交车、私家车陆续开始换成了新能源汽车,大大减少了尾气排放,绿皮火车也几乎没有了,被动车取而代之,不仅速度快了对空气污染也大幅度降低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生活在书中的“绿城”,畅快游玩和呼吸。
读了两遍之后我感觉到,它不仅揭示了控制碳排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还讲述了一些可能未来真的会出现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开始做起,节约水电,节碳节油。出门吃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少采花,多植树;多走路锻炼。周边游玩不开私家车,乘坐地铁或公交车,这样会减少尾气的排放。做不到零碳,我们可以先低碳,从自己做起,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方便他人和未来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