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两种习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体现,包括怎样与人相处,也会被这两种习惯所左右。
坏习惯容易支配人,好习惯才会被人支配。通常情况下,不假思索养成的习惯,很多都是坏习惯。只有那些经过慎重思考而养成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
区别在于“用心还是不用心”,用心了肯定可以运用好习惯把很多事做好;不用心则会受坏习惯支配把很多事搞砸。
具体到婚姻当中,各种角色应该如何相处,也和彼此的习惯有关系,或者说跟彼此是否用心有关系,好的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都离不开好习惯。
下面这个女人对婆婆的态度,之所以从设防变为不设防,就是因为受到了好习惯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东林老师,您好:
我曾经一度特别恐婚,害怕遇不到好婆婆,害怕结了婚又离婚。虽然心里知道好坏参半,但我怕自己会赌输,毕竟关系到我后半生的幸福。
后来很被动地结了婚以后,我的防范心理很重,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认清婆婆是不是好婆婆。
我最开始不是很喜欢我婆婆,因为她看起来很凶,不像好婆婆,所以我尽量跟她保持距离。每当她向我示好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她,有可能是陷阱。”
但是,我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虽然我表现得很明显,不过她并没有生我的气。
之后我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是因为她帮助我化解了夫妻矛盾。
因为我跟我老公是通过相亲结的婚,感情基础不太牢固,所以难免会吵架拌嘴。有一次被婆婆撞见了,她很严厉地批评了我老公:“男人应该有男人的样子,跟自己老婆吵架算什么本事?你应该把你的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想着怎样提升生活质量,怎样让你老婆过上更好的日子。你能有这个本事,我敢保证你媳妇绝对不会跟你吵架。”
紧接着是我跟小姑之间闹了矛盾,她本来在外面租房住,有一天不声不响带着行李来到我们家,说要在我们家长住。
我不同意她在我们家长住,因为太不方便。本身我就是个很敏感的人,或者说是个社恐,若是让她在我们家长住,我会活得很拘束。
她因此跟我吵架,反复说她哥哥的家就是她的家,说我没资格拒绝她入住,还拿婆婆压我,说如果我不同意,她就告诉婆婆。
婆婆得知以后,并没有向着她。听她说了“哥嫂家次卧空着,我嫂子凭什么不让我住”之后,婆婆理直气壮回答她:“就凭你是外人,想住新房自己买,或者找个人结婚。除非你哥嫂邀请你到家里住,否则你就不能住他们家,我尚且没资格这样做,更何况是你!等你结了婚就知道了,自己家和婆家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对婆婆的印象彻底改观了,因为她通情达理,帮理不帮亲,处处在乎我的感受,处处为我着想,我心里对她充满感激。
她如此尊重我,善待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孝顺她。当我试着迈出自我设限的圈子,主动向她示好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
不仅如此,我还受她的影响,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习惯,不再先入为主把一些人和一些事想得太坏了,我觉得前置一些美好的期待不是坏事,至少你问心无愧。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不好,那就是别人有问题。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成就动机理论”,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渴望成功的人,一种是害怕失败的人。
渴望成功的人,最热衷于选择做胜负参半的事,也就是成功概率为50%的事,他们会为了成功调动主观能动性,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害怕失败的人,最排斥的就是成功概率为50%的事,他们总想着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样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较难或者较容易的事去做。
结合这个理论去看那对婆媳,不难看出他们分别属于上面提到的两种人。
她对“恐婚心理”的阐述,就说明她害怕失败。婚后处处设防,也是害怕失败的表现。
她婆婆则是渴望成功的人,这样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主动,为了成功而努力。
她们的区别就在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她婆婆是在支配好习惯,而她则是被坏习惯所支配。不过这并不能阻碍她们把婆媳关系经营好,因为她婆婆的主动会对她造成正面影响,最终改变她的思维习惯。
其他人可以参考下这样的经营方式,想要经营好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可以尝试着从改变思维习惯着手,用好习惯去支配你的言行,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上则为【“婆婆处处为我着想,我没理由不孝顺她”:互相尊重的婆媳,最美(婆婆怎样做才能和媳妇相处好)】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