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搬家炸裂法
好东西法则
把你对一样东西的喜爱程度从1分到5分划分个标准。然后这个分数乘以你每月使用的频率。所有低于10分的都可考虑丢掉。运用到消费常见错误是:购买瞬间,高估了单次购买的快感值,购买了不需要的东西。
错误的估计了实际使用的场景(频率),买了过于粗糙的日用品。如果一件东西使用频率很低,但是你对它的喜爱程度高,很可能这件东西对你来说意义不大。如果是喜爱程度低而使用频率高。为什么不替换成一件更物美价廉的同类物品呢?
同时减少购买次东西。尤其经常在淘宝购买廉价的衣服。久而久之你也许并不会觉得买一件好衣服很有必要,但是实际算算,那些最后被丢掉的不合适的衣服的总价,可能要远高于一件好衣服的价格
乔布斯的购物原则
在买东西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3个月或者6个月后你就要搬家了,在已经有几十个大箱子的前提下即使很幸苦,你也要把这东西带走吗,如果不,那么三思后再买。
2.10%的“品质生活”基金
对于买好东西,有时候真需要勇气和魄力。对于理财和消费。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矛盾——既希望改善生活,又不希望过度挥霍。那我们可以试试这个品质生活基金法。每月拿10%的工资。来买点不那么舍得的物品,用来提升生活。就像穿一件喜欢的衣服会给你自信。这样的升级,也会让你对美好生活更有“资格感”。这也是一种魄力消费。按计划买点舍不得买的东西,完全不同于冲动消费。有点计划,不那么有负罪感,带来的幸福感也会更持久。
3.多买资产,少买负债
比如,在营养均衡的餐食和多油盐的垃圾食品中间选择,哪怕是同样价格,前者才能算是一项明智消费,因为好的食物对我们身体而言是优质资产。而垃圾食品,虽然能在我们饿的时候也能救命。但实在不能算什么好食物。
所以,无论是那些买回来就穿了几次的衣服还是放到过期的化妆品,或者是很快就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统统都是负债。所以这一类消费,我们在花钱前就因该想到。未来成为我们负债的东西,千万不要买。
4.多为自己买单
现在有1w元。你会选择买名牌包包,还是会买一张昂贵的好床垫?这两件东西价格差不多,但背后的意义却有很大差别。
买包包有100条理由是为自己好,但其实大部分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购买一张几乎不会别人看到床垫,确是对我们人生1/3时光的投入,是对自己的贴心。其实,看一个的生活品味高低,不用看他穿什么,背什么包看看他在自己的浴室用什么样的毛巾就可以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你会对自己保持什么样的品味呢?郑重地向自己提问:
这件东西我需要吗?是健康需要、成长需要,还是虚荣心需要。
这件东西我喜欢吗?是真正喜欢,还是因为人云亦云而喜欢?
这件东西适合吗?是符合我的消费能力,而且适合我现阶段的生活状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