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便是夫妻,要想达成一种统一的教育观念,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如果隔代教育有矛盾,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
之前有个朋友,因为要供房,供车,生了二胎后经济压力比较大,就请婆婆来接送孩子上学,自己出去工作。
婆婆来了之后,她说,“身体确实轻松了许多,但精神更累了。”
因为婆婆喜欢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她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护着孩子,之前很听话的孩子,变得学会了察言观色,喜欢钻奶奶和妈妈的空子。
同在一个屋檐下,隔代教育的摩擦和矛盾对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一开始两夫妻因为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再到各种生活琐碎,再上升到三观也不合了,最后闹到要离婚。
朋友很憋屈,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静下心来想一想,也不是什么大事,都是一气就急,一急就嘴太快,互相说了不该说的话,伤了对方的心,但又不知该怎么办?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无论祖父辈的教育观念如何,但我们要相信,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因为理念,思维,方法等各方面,和年轻的父母之间存在差异。
当这种差异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
隔代教育有矛盾怎么办?
一、明确责任与担当
抚养小孩是我们做父母的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责任和权利,而非祖父母的。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应有的素质。不管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担生活压力,还是为了和孩子们相处融洽,老人都没有义务去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抱怨老头子带孩子的种种问题时,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自己的责任,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没有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明确界限,掌握主导权
时常听到一些年轻父母抱怨老人带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说老人太固执,太强势,自己没办法,其实这只是一种对自己责任的推脱。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连养育自己孩子的主导权都不能掌握,能说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吗?我们说尊重老人、关爱老人,并不是说要绝对听从老人的。我们听话是因为老人的话有道理,我们遵从的是道理;如果我们没有遵从老人的说的话,也不是对父母的背叛,而只是对他们话中的道理不认同吧。当我们抱怨老人固执和强势时,其实是在说自己没有原则和界限,做不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不仅是教育孩子有问题,整个人生都是有问题的。
三、接纳人生的不完美
说起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很多妈妈能做到或至少在尽力做。那我们对待老人,为什么就常常刻薄,要求那么高呢?即使不考虑父母年老的问题,我们是否也该想想,自己就完美吗?自己带孩子问题就一定会少吗?其实,我们抱怨的很多问题不是因为老人带才出现的,只是孩子到了某个特定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育特征而已,而我们却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偏见把这些问题都归咎于老人。每个人都是通过感受、理解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理解他人的。我们与孩子或老人的关系本质上正是我们与自己关系的一种投射。所以,真正地接纳老人正是我们能接纳自己的体现,而如果我们做不到接纳老人,那也不可能给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和爱。
四、关系重于教育、包含教育
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为教育孩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看到很多父母急着把年幼的孩子送进各种学习班、早教班、或者整日谆谆教导做人的道理。殊不知,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和伴侣,做事的方式,交流的语气等,要比那各种班和道理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也更重要!这会影响甚至决定孩子以后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理解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将来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如果我们自己不接纳和尊重父母,孩子又怎么尊重老人,尊重我们呢?
五、教育是管理自己,不是要求他人
年青一代父母,之所以抱怨老人带孩子会带来诸多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自己本身都做不好自我管理,分不清自己和孩子的界限,盲目给孩子定规矩,不是溺爱娇惯,就是打骂训斥,更可悲的是自己还不自知,于是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父母对自己养育了5~6年的孩子身上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而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几个月,就把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扪心自问,客观吗?教育在我眼里,从来就不该是责备老人,责罚孩子,而是管理自己。如果父母真的做到了,即使你只是每天晚上和周末陪孩子,但只要这种陪伴是有质量的,孩子所能感受到的来自你的力量和引导都是强大的,那老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大。
六、接纳差异,不抱怨,不强求改变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们都应该给予接纳。接受并非认同,而是对老年人观念、性格、习惯的尊重。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我们没有权利苛求老人去作出改变来适应我们,以我们的理念和方式教养孩子。如果婆媳对孩子的教育分歧很大,就尽力让孩子的爸爸来做老人的工作,这也是做丈夫和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涉及大的原则的问题,会和父母去沟通,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而不会强求老人一定按我的意志去做。以我的观察和理解,隔代教育问题的表象是养育孩子的理念、方法的分歧,本质是两代人价值观、性情、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扪心自问,这些是能轻易改变的’吗?我们三四十年岁月所形成的观念、习惯都改变不了,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去改变,现实吗?如果真的退一步说,一定要一个人改变的话,那也是我们,而不是老人。所以,我可能会坚持自己的做法,但对老人不当的做法,不抱怨,不强求改变。
七、借助专家之口
无论人多大的年纪,都会觉得子女是孩子,但对专家、学者的话,反而会更在意。遇到一些大分歧,我会把一些专家的访谈节目,或报纸杂志上相关报道找来给父母看看,他们虽然嘴上很少认错,但我发现以后对于类似的问题,还是有所改进的。
然而教育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隔代教育更是如此,三代人的情感与理性交织在一起,矛盾自然少不了。祖辈家长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万万不可缺失,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绝不能越俎代庖。关键是如何善用其长,以避其短。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
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玩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
人生最不能等的两件事,一个是对孩子的教育,一个是对老人的关爱。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无法挽回。好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爱和智慧,这两件事就能合二为一。对我们的父母日常点滴的关爱就是对我们孩子一种良好的教育,而给我们孩子良好的教育也是对我们父母之爱的继承和传递。这份关爱,这种教育就是送给所有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的最好礼物吧。
本篇文章为【隔代教育孩子要怎么处理矛盾(隔代教育出现矛盾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情感在线已为你全部介绍完毕,更多实时资讯请关注情感在线的“资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