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奂生上城》有感
一个朴素的农民,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却是不平凡的一篇小说,文中主人公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为我们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一个即将迈入新时代的农民形象,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的景象。
文章呈现给我们的陈奂生勤劳朴实,憨厚质朴,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但在本文中却没有将陈奂生描写的过于完美,他还是存在着缺点,在大家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之时,他总是一个人旁听着,他很少发言,一是因为自己不会聊天,二也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自己也就自卑了起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后来进城住旅馆之后,在服务员态度转变之时,他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会不会是自己说错了话,让别人生气了,这是不仅仅是陈奂生一个人的人格缺点,只不过陈奂生是一个代表罢了,哪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经济开始改革的情况下,农民们对社会的变化好像还是不太能够适应,以至于总是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自卑的社会等级中,但是,反观当下,好像这种情况已经悄然改变,几年前可能还有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的声音,但是,随着党政策的调整,这种现象是基本上看不到了,在当下,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都一律平等,甚至在有些政策已经偏向于农村。
文中最吸引人的可能是情节的发展了,文中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漏斗户陈奂生日子好了,上城买帽子,顺便卖油绳,做买卖。晚上在车站着凉感冒了,被曾经在村中下乡有些交情的吴书记见到了,把昏迷的陈亲自送医院,然后让司机送陈去招待所的高级房间。回村后大家都认为他和书记有交情,都景仰他了。这样的情节可以说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陈奂生进旅馆的前后,在书记把他送到旅馆之时,看着洁白无瑕的旅馆,他是充满着好奇与小心,仔细谨慎的对待房间中每一件物品,生怕磕着碰着,但是,当得知自己住一晚要需要5元时,他是不愿意住下的,但是,迫于无奈只能交钱,但是后来他对待房间的态度和之前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开始践踏房间了,什么都得碰一碰,摸一摸,甚至用在沙发上“跳坐”、不脱鞋进屋,然后他又顿悟“这五块钱花得值透”,“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哈,人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通过这种自我解嘲,陈奂生得意地摆脱了物质的负累,虚荣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阿Q式的自欺欺人和自我陶醉恰恰在一个怪圈式的循环中造成就了另一种精神的麻木与困顿。一个还是老旧思想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的情景,其实不仅仅是陈奂生这样子做,我们现在依旧还是有人这样子自我安慰,阿Q式的生活,可能在这一点上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改变这种思想。
《陈奂生上城》一篇简短但是决不简单的一篇短篇小说,单是从文章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不一般,为什么是上城,而不是进城呢,虽说城市和农村在海拔上不存在差异,但是,农民进城要说是上城,这好像就是存在着差异,在那个刚刚进行改革开放的时代里,虽说农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也只是单单是解决的所谓的温饱问题,现如今的农村生活确实是有所改变,但是,可能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党的政策,也需要时间来解决这一切,总有一天城市和农村的问题是可以得到真正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