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在圆寂前所写颂文之语。正是这句话,让我看到了那个乱世中不羁的毅魄,那一簇俗世中不一样的烟火。
他豪侠仗义却又机智灵巧。为了救助金翠莲父女,鲁智深佯装买肉与镇关西耗了整整两个时辰。这样的计划一方面可以为金氏父女出城拖延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激怒郑屠让其先动手。果不其然,郑屠手执尖刀向鲁智深砍去。但那郑屠哪里是鲁智深的对手,只三拳便断了气。换作一般豪侠仗义的好汉,这样的情形下可不一定能脱身。但鲁智深于豪侠仗义之下更是有随机应变之机巧,他一边声称镇关西诈死削弱围观者的疑虑,一边又迅速离开现场。当郑家得知镇关西死后向官府告状去抓捕鲁智深时,鲁提辖早已逃出城外。这样的随机应变、智慧机敏莫说是五大三粗的英雄好汉,就算一般读书之人也比他不得。
他勇武鲁莽却又心存温情。在整本书的情节中,关于鲁智深打架的描写众多。为了躲避官府追捕,他在金老和金翠莲官人的帮助下,剃度为僧,投奔五台山。虽是佛门净地,不羁的鲁智深又怎能恪守戒律清规?凡有卖酒,必拿来就喝,喝得酩酊大醉,与众僧大打出手;后去往大相国寺,被智清长老派去看管菜园,面对之前屡次三番去菜园偷菜的一众泼皮破落户们,他又是施展开拳脚,将他们一个个打进了粪池,惨不忍睹,也因此收服了这一众破落户,让其对自己俯首称臣;与新结交的泼皮弟兄们一起喝酒,嫌菜园子里树上的老鸦过于聒噪,直接三下五除二将整棵树连根倒拔而起……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勇武鲁莽之人却有着对的温情,对陌生老僧的怜悯和同情。为了保好友林冲周全,他在林冲被押解的途中默默跟随护送,在野猪林中救下了险些冤死衙差之手的林冲,因此得罪了高俅父子甚至遭到他们追杀。即便这样他也丝毫没有懊悔之意。他饥肠辘辘赶到瓦罐寺,手捧着一锅热粥吃,而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粥相争之时,便撇下热粥,再也没吃一口。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此时的鲁达已经超越了本我,达到了自我的境界。
他建功立业却在功成名就时圆寂。如果把上了梁山之后的征战算作是鲁智深的事业的话,那么他无疑是建立了一番功业的。当梁山一百单八将取齐之后,排定好了座次,鲁智深为天孤星,位列十三。后宋江有意朝廷招安之举,鲁智深却有鲜明的反对之意,并说到:“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但鲁智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终还是随宋江一齐接受了招安,征辽征腊,立功显著。对于宋江的封官许愿他直接拒绝,并说到:“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最后,鲁智深主动选择了圆寂,他用这种方式,表现出自己的不俗――他不像别人一样只是逢场作戏,随遇而安。他不在意所谓的功成名就,高官厚禄。他用自己的圆寂无声地表达了对污浊的朝廷以及宋江的蔑视。此时的鲁智深,已由“自我”修化到了“超我”的境界。
整本书读完,那句“洒家来也!”成为了萦绕我心头挥之不去的声音。在我内心深处,深深地镌刻下这个细腻而又洒脱,假和尚最终成了真菩萨的好汉。
这一簇俗世中不一样的烟火久久地绽放在了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