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梦醉世间痴情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样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读它的人很多,能读懂的又有几人?
少年时读《红楼梦》是因为年少无事,想要见见这部赞誉极高的小说,顺便往自己肚子里灌点墨水而已。那个时候看完只一个劲的搁那哭,因为宝钗大婚,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现如今重读《红楼梦》,才发现它的精彩,虽只是皮毛,确也比少时好了许多。红楼之所以为红楼,是因为红楼一梦,半真半假,半梦半醒,又有谁知?大观园中,金陵十二钗终究未能逃离残酷的命运,为世俗所困,掉落泥潭,一身污秽,再难洗去。而怡红公子,潇湘妃子,蘅芜君的半生纠缠还是未能冲破封建的枷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误了终生。一个含恨归天,一个痴颠出家,一个半生孤苦。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宝钗究竟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劫难,还是命中的注定?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情缘是前世的回眸,还是三生石畔的泪滴?他们的故事太久远,远到都来不及相见就入了轮回,下了凡尘,自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们的纠缠是唯美神话,是凄惨故事,还是封建礼教中一个接着一个的绝望?红楼中的大观园困住了那么多人的一生,而困住红楼的是那令人绝望的封建礼教吧。其实,书的开篇就已经注定好了结局。宝玉梦游太虚幻镜时所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副册就已注定好了他们的结局,只是书中的他们不知,而现在的我们像极了书中的他们,都对未来怀揣着太过美好的期待,终日逍遥自乐,忘了我们现在应最做的事,终致结局永在意料之外。
于我而言,我是难解“其中味”,可是这部巨著深深吸引眼球的正是它的作者――曹雪芹。我于《红楼梦》中,看见了千年前的你。
曹雪芹,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世家,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过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雍正六年,曹家获罪被抄,自此日渐衰微,一蹶不振。这是官方对你的介绍。可是我常在想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你是如何能接受这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的?都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你为何不愿重来一次,入一次官场,没准能搏它个平步青云。这时候的你早已不是富贵温柔乡的贵公子了,年少的富贵生活早已离你远去,现在的生活反而把你年少未尝过的不幸全压在了你身上。你一生著书,遗留下来的唯有这本《红楼》,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和后半生苍茫的光阴。你是否会在灯下长思,为何要写这本书,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己名垂千古吗?不,不是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及时醒悟,看清这繁荣和光明后的虚假与黑暗。文人本清高,身为八旗子弟的你,又怎会例外?即便在这落魄之时也有自己的傲气与坚持。正如书中的宝玉,就是因为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才不愿入仕,终日吟诗作画,而大观园就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于你,这部《红楼梦》应该就是你一腔热血和对社会黑暗愤懑的精神寄托吧。
那夜,我穿梭千年的时光,看见你在灯下笔耕不辍,只为写出满意的文字;又因精益求精而不断修订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我看见满屋草稿,其中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对联匾额、说书笑话、酒令灯谜无一不有。就像王希廉曾说过:“《红楼》一书中巨细无遗,件件具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本来也是,身为世家子弟的你又怎么可能会差?我记得这些内容在书中呈现的情况千姿百态,而书中的人们各有各的性情,正所谓:“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咸,方知世事喜怒哀乐怨。”正因为你这一生金堂玉马锦衣风流过,也艰难困苦举步维艰过,大起大落的人生当真像梦一样。
能够在锦衣少年时享尽富贵看尽繁花,也能在受尽白眼落魄时淡定从容,即便是举家食粥度日,你也能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放,在自己热爱的天地里坚守终生。于你而言,若《红楼梦》是你一生无悔的信仰,那么打破《红楼梦》的结局应该是你至死的追求。
一部《红楼》至情至性,写尽心酸,又有几人能解其意?红楼一梦,梦尽红楼,究竟是曹雪芹的一生都梦着红楼,还是红楼困住了他的一生?真真假假,又有谁知?
红楼一梦,梦醉世间痴情人。
梦醒时分,梦落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