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杨基

        

折  柳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正在轻黄。
        初春的杨柳,素以其柔嫩的枝条和淡黄的叶色,为历代诗人画家所咏叹传写。在这首词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独特的风韵。
        首句“欺烟困雨”是倒装,意思是为烟所欺,被雨所困,“欺”、“困”之炼字一如宋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之精妙。正是在烟雨迷濛中,初春的柳枝开始舒展飘拂,千丝万缕都仿佛笼罩着一层深深的忧愁。词的前两句一开始便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烟雨笼柳图,其意境空濛,在水染墨濡间传递出几分凄清、几多幽怨。接着“曾把”两句继续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轻拂的柳条比作美人纤细柔软的腰肢,能使善舞的女子见了也羞愧弗如。唐代诗人韩偓曾把女子的细腰比作柳条,说“柳腰莲脸本忘情”(《频访卢秀才》);作者在此更翻进一层,以此愈见其“轻盈如许”,远胜过以细腰著称的舞女。上片虽只四句,却已刻画出春柳的绰约风姿,在“愁千缕”与“轻盈”的印合中,饱含无限怜意。
        下片前两句点染嫩柳所处的环境。首先是季节气候,是在“犹寒未暖时光”,其有迎春报春之意不言而喻;其次是时间地点,是“将昏渐晓池塘”,那姿态身影的隐约纤丽宛然可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两句中的“犹寒未暖”和“将昏渐晓”,把节令和时间表现得恰到好处,可称是最能传示嫩柳风韵的神来之笔,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它与宋代诗人林逋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来显示梅的韵味,有同工异曲之妙。历代形容柳姿神态的名句,此当为最佳者之一。最后“记取”两句在直出“杨柳”两字的同时,于灰色朦胧的背景中抹上一片“轻黄”的亮色,画龙点睛地揭出初春杨柳的无限风流,正在那嫩嫩的一层鹅黄。整个形象极富诗情画意,令人赞赏不已。
        从全词来看,上片着重绘形,以拟人化手法再现柳条的轻盈可人;下片主要用环境从旁烘托,并赞其叶色的赏心悦目。合而观之,则初柳姿色兼备,神形俱出,堪称咏柳的上佳之作,是杨孟载词温雅纤丽的典型代表。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04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41
下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42

相关推荐

  •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吴潜古诗原文及鉴赏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吴潜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   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   江南客。   乌…

    2024年4月11日
    359
  • 《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

    2022年12月29日
    311
  •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成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2023年1月3日
    262
  •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这两句是说,春日绿竹生长茂盛,纵横枝条已侵入园内小路;卷起窗帘,青翠的山峰正对着窗户,其景美妙。前句写近景,后句写远景,…

    2023年4月3日
    247
  • 文言文课件

    文言文课件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2023年1月4日
    215
  •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1.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2023年4月11日
    2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