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哈拉?呵呵,这不是地名,是人名!读完了《特别女生萨哈拉》这本书,们心中一定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女孩萨哈拉心中的秘密也有撒哈拉沙漠那么大、那么宽。
在同学、的眼里,她是一个需要“特别帮助”的笨学生。她非常特别“特别”,不写作业、不爱开口读书。可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萨哈拉特别热爱阅读,疯狂地喜欢写作,她甚至还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偷偷地藏入图书馆里,期望有一天有人能够看她的作品。
一开始,萨哈拉那种特别的“真正的自己”只有她最好的瑞秋才知道,直到一个行为同样古怪的波迪成为她的新老师,新的生活在萨哈拉面前铺展开之后,一场奇妙的旅程开始了,萨哈拉的秘密才渐渐地显露出来……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尤其喜欢波迪老师用这样的句子请学生做他们该做的事,“你可以帮我――吗?”读着这句有点搞怪的语言,再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周围发生着的事情,我何曾听过老师对学生说出过这样有趣的,充满人情味的句子呢?相反,在更多的时候,老师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对学生说:“某某某,你去把什么什么做啦!”波迪老师的一句“你可以帮我――吗?”表明她是打心眼里把每一位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的人,完全的人,而不是部属和下级。
在面对这个乱哄哄的班级的时候,波迪老师请学生讲讲怎样的班规比较好的时候,同学们纷纷用“不许”来开头说班规。波迪老师听了,皱了皱眉头,问道:“有没有不以‘不许’开头的规矩啊?你们就从来没听过以‘一定要’开头的规矩吗?”她给孩子们写下的班规是:“一定要看;一定要听;一定要推己及人……”试想,“不许”和“一定要”虽然只是字面上点滴的差别,但是蕴含的情感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定要”这三个字显得多么有力度啊,它表现了波迪老师对待同学们那一种充满希望的期待吗?而在这样的班规的约束下,还有哪位同学能不从心底里感受到一种被关注的温暖呢?
欣赏波迪老师的许多做法,最欣赏的就有她每天都站在教室门口,拿着一个黄色的大篮子――“烦恼收集器”,坚持让学生把烦恼留在教室外,因为她固执地认为只有让同学们把“烦恼”留在教室外面了,进入教室去听课学习的同学才是一个能够专心而且快乐地学习的人。是啊,学习的过程可能是艰苦的,当我们带着快乐的情绪是学习知识的时候,这个学习的过程也会变得快乐起来,还有什么比“快乐”更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的呢?
合上书本,我在封面看到这么一句话――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吧,因为波迪老师能够“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所以像萨哈拉这样需要“特别帮助”的笨学生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哦。
真希望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家长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学会听一听孩子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