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题记
是夜,合上书,树叶被风吹的轻晃,月光破碎,蝉声隐匿,像远方的潮水……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人面不知何处去,依旧笑春风。”这是遗憾怅惘的遇见;“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刻骨铭心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见过。”这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可难逃“水中月,静中花”,宝玉和黛玉之间不畏世俗,冲破道德礼教束缚的纯真爱情终究被封建制度击垮。在家族的利益和冷漠的环境面前,他们的美好便是那一触就破的泡沫。“金玉良缘”的美谈战胜了“木石前盟”的佳话。“当死时,所有的莲都殉情”,在热闹的礼乐声中,黛玉焚诗烧帕,化作了一缕芳魂,祭奠了她死去的爱情。
每每看到这里,不知哭湿多少张纸巾,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才情绝艳,敏感又大胆的林妹妹。她早亡、寄人篱下,内心的自卑让她的言语略显刻薄;她厌恶功名利禄,从不劝宝玉好好读书,走仕途之路;她自尊自重,面对心爱之人的调笑也会生气流泪;她内秀外慧,才思敏捷,提笔便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一缕魂”。这样的林妹妹落得的却是“玉带林中挂”的结局,我不忍,亦不愿。卿本佳人,奈何为情苦了心,伤了身,负了满纸墨染黑字……
活在尘世,难免入俗。常常思索着若没有宝钗,没有所谓的“金玉良缘”,会不会是另一番结局?想着想着,心中便又对宝钗多了几分憎恨。可答案是明了的,不会。没有宝钗还会有其她能给贾府带来利益的女子,“金玉良缘”也只是个借口罢了。细细读来,其实宝钗所受的委屈与无奈一点不比黛玉少,她虽有母亲,但早亡,又有个蠢钝的,且家族势孤,只得步步为营,为自己和家族的发展谋利,笼络人心,从而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诗风大气,才情不输黛玉;“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她貌美甚至比黛玉另具一种抚媚。可她自小接受宫廷礼仪的教育,那些封建思想早已融入骨髓。面对黛玉看杂书,她像般规劝,恐移了性情;看见宝玉的伤为自己那脱口而出的“我也心疼”而自先脸红;知道湘云手头拮据,会细心提议将自家的螃蟹送来使其不必为难。她虚伪却也善良,她有心机却也真情,她的个性是矛盾的,“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她也是可怜的,被迫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况且丈夫早就心有所属。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时,想必她的内心也会有些许苦楚吧。贾母,凤姐不在时她便要坚强地撑起整个贾府,哪怕是最后宝玉出家,她内心悲痛,也只能“一边哭却架子稳稳地端着”。只能说那时的雪下得太大,埋了金簪……
到底是意难平,曾经如陶渊明笔下那“桃花源”一般美好繁华的大观园已不复存在,枯败的落叶还留存着料峭的寒意。那些聪慧,娉婷的红楼女子或不在人世,或远离红尘,或独守空房,或远嫁他乡……终究是红楼一别,大梦一场,人走茶凉。
我很喜欢《中国》一诗中的那句“在中国人心目中,你是盘古,你是女娲,你是大禹,你是黄帝,你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你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读懂《红楼梦》,一定程度上便是读懂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的人情世故。我爱红楼,只是结局悲凉了些,思绪万千仍难吐心言,只能怔怔看着一点,呢喃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