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登基做了女皇,她的侄子武承嗣想当太子,结果遭到了地官尚书狄仁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如愿。
武承嗣恨入骨髓,便勾搭侍御史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想置他于死地。
做这种事,来俊臣十分拿手,他网罗罪名,在如意元年(692年),将狄仁杰逮捕入狱。
武则天朝,曾实行酷吏政治,来俊臣是酷吏中的酷吏,手段之毒辣,无出其右者。
来俊臣每次审讯时,都会将自己所发明的数十种刑具排列在地上,比如有一种叫作“突地吼”的刑具,上了刑,囚犯就会在地上不住地转圈,很快便会晕倒。另外另有“见即承”、“铁圈笼头”等。
狄仁杰现在身陷囹圄,当然晓畅自己的处境,来俊臣一威胁,他便低下了向来骄傲的头颅,认罪说:“大周朝反动,万事维新,唐室的旧臣,甘愿服从诛杀,反叛是事实。”来俊臣没想到这事这么轻易便办了,长舒一口气,也不再为难他。
狄仁杰自动认罪,此案告一段落,监狱对他的看管也放松了。狄仁杰趁机与看管套近乎,从他那里借了副笔砚,四下无人时,他扯下头巾,在上面写了封信,述说了自己的冤枉和遭受的痛苦,藏在棉衣里,然后恳求狱卒说:“现在天很热了,请通知我的家人来把我的棉衣取走。”
家人拿到棉衣,得到了里边的申诉信,狄仁杰的儿子狄光拿着信去告御状,武则天听说后很新鲜,便召见了他。
狄光把书信呈上,武则天看后马上命人把来俊臣叫来,质问他说:“你说仁杰等已承认犯了反判罪,那为什么明天他儿子又来诉冤呢?”
来俊臣吓了一跳,辩解说:“这样的人哪肯服罪呢?臣让他坐卧息休得十分安稳,甚至连他们的头巾衣带也未去掉。”
武则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去视察,周琳惧怕来俊臣,连看都没敢看,只是唯唯诺诺地答应而已。
来俊臣让周琳暂且留步,随即命判官假冒狄仁杰等写了一份谢死表,签上狄仁杰的名字,让周琳进呈给武则天。武则天更糊涂了,一时无法判断。
有一日,她反思觉得凤阁(中书省)侍郎乐思诲死得可能有点冤,便召见了他的儿子,此时他正在司农寺当差役。
乐思诲的儿子见到女皇,痛哭流涕,报告了来俊臣如何苛刻毒辣,最终说:“陛下只要把那些称反叛的假状子一一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真假。”
武则天命人把那些状子拿来,果然不分大人小孩,所有状子都一样。
武则天晓畅了,于是亲自召见狄仁杰,问他说:“你为什么要承认反叛呢?”
狄仁杰回答说:“臣熟知法律,知有一条‘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我承认谋反,可以减轻罪过,赢得申辩的时间;如果不承认,恐怕早死在来俊臣的枷棒下了,还怎能有机会再见到皇上呢?”
武则天点了摇头,又问他说:“那为什么要写谢死表呢?”
狄仁杰说:“臣没有写过。”武则天拿出谢死表,这才发现签名等全是假的,于是释放了狄仁杰。
狄仁杰官复原职,凭借出众的才能,愈加得到武则天的信赖,武则天称他为“国老”,很少直呼其名。
武承嗣想当太子的野心不死,然而朝廷上归位于李家的呼声也很高,武则天很犹豫,便与狄仁杰商量此事。
狄仁杰态度很明朗:“望陛下复立卢陵王(中宗李显)为太子,禅位于他。”
武则天很吃惊,问他为什么。狄仁杰回答说:“立后嗣,一是为国家有人承大统,二是为先帝宗庙有人祭奠。若陛下立武承嗣为太子,千秋过后,陛下几时听说过侄儿祭奠姑母的呀?”
武则天名顿开。在狄仁杰的精心安排之下,李唐王朝得以规复。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低潮,也会有低谷,问题在于,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不应放弃。就像狄仁杰,遭人暗算时,顺势趴倒,但趴下不是为了屈服,而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正因如此,狄仁杰至今还时常成为影视剧的主角,不仅因为他办案的神奇,更因为他教给了我们成长的聪明。
都说张刚叔是个生意精。那年我高考失利,就找到正在养鸡的张刚叔说:“我跟你学做生意行不?”张刚叔眉开眼笑说:“大才子给我当徒弟,烧高香修来的呀!” ..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153—208 年),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而且聪颖过人。他6 岁让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思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