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昔日红楼,留千古余香

品昔日红楼,留千古余香

纵观古今,文学佳作或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犹如纯酿,沁人心脾;或默默无闻,不见经传,却恰似一汪清泉,永润心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尽一生终成巨著,跨越千古仍留世间,南柯一梦世家兴衰,家亡血史铸就红楼。曹雪芹用他心中无尽愤懑,以血为书,使得《红楼梦》跨越千古,依旧清香满溢。

品红楼,品的是当时社会的昏暗,腐朽和荒唐,无人相信曹公文中所写,“弥天大谎”之说强加于《红楼梦》之上,炼石补天更是无稽之谈,作者的愤懑之情被这暗无天日的社会点燃,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无尽的愤怒化为动力,埋头奋笔,不闻他人评论,最终写成红楼巨著。这便是书中所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任他世间黑暗污浊,唯我一泓清泉,终将荡涤污邪,换来万世清明。

再看红楼,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加值得回味。全书共计人数达七百多人,古代帝王就已有二十三人,加上人物的前世今生,共有九百多人。大观园中的人物更是交错互杂,每个人物都与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又性格分明。使得整本书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让人心神驰往。无数人物更是构出整个故事的框架体系,围绕其展开故事线索,引人入胜,成为《红楼梦》中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何为红楼?是那刻骨铭心的爱恋,亦是矢志不渝的守候。听到贾宝玉要和薛宝钗成亲,林黛玉便与其大吵一架,最终等不到宝玉就先病逝,宝玉虽和宝钗成亲,却终绝望,将通灵宝玉与其陪葬,又在寺庙之中为其守灵。何为红楼,是那是那勾心斗角的算计,亦是雪中送炭的关怀。晴雯和袭人为争第一姨娘的身份明争暗斗,最终袭人挣上了姨娘,晴雯却因被赶出去而惨死家中。而宝钗在看到黛玉旧疾复发时主动提供燕窝为其养生,使其身体相对的好转。何为红楼?是那雍容华贵的大院,亦是家破人亡的悲哀。贾府一度繁荣似锦,最终也不过是“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子孙流散的下场,从万族之巅落到颓败不堪,不仅仅是贾府的族人造成,更是封建社会昏暗无情的产物。红楼之高,在于其文学艺术超凡脱俗,高于常处;红楼之宽,在于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向往;红楼之重,在于其内涵情感丰富多彩,却又难以捕捉;红楼之广,更是在封建世界中寻找到别人不具备之精神,不为时代所接受,却可影响后世,发人深思。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初读红楼,读的是风花雪月,你情我浓。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使世人向往,却又因缺少魄力而望而却步;再度红楼,读的是柴米油盐,琐碎美好。明争暗斗却又不乏相互扶持,雍容华贵的生活也就变得简单平凡;三读红楼,读的是人间百态,时代变迁。繁华一度最终也化为焦土一堆,大起大落却又是时代所驱,使我们惋惜之中却又夹杂庆幸,倘若我们生活在似囚牢般的大观园中,如何保全自我,孑然而立呢?

《红楼梦》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更迭的产物,它使我们看清封建社会的悲剧,让我们活在当下,向往未来,不被污泥沾染,永留一颗纯洁之心。红楼屹立文学古坛,亦如明灯照亮前路,又如山峦支起苍穹,无数学者为其沉迷,千古遗香,永叱天地。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589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31日 01:32
下一篇 2023年5月31日 01:32

相关推荐

  • 生活需要不断挑战作文1000字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八九十。”人生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会出现沟沟坎坎,我们要从容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险阻,因为生活需要不断挑战。 挑战毅力。 在酷寒的严冬中展现婀娜身…

    2024年8月3日
    162
  • 《哈佛家训》读后感200字

    【第1篇】 今天,我在新华书店里看了《哈佛家训》,里面有一个故事《今天只有一位顾客》。故事的内容是一个经理问他的销售员当天的销售情况,销售员说只有一位顾客。经理又问他买了多少元,那…

    2024年4月21日
    170
  •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重温红色经典,唱响英雄礼赞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了一本书――《合肥党史故事》,里面有许多英雄人物让我钦佩不已,书中用平凡的笔调书写…

    2023年5月3日
    292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3000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3000字! 在生命的倒计时,爱情才得以真正绽放。 作者:topazz 一、关于“霍乱”的三个意象 1、霍乱只是作为一个幻影存在于岁月的某些片段里,像条缓缓…

    2023年3月5日
    263
  • 读林清玄《木鱼馄饨》有感800字

    林清玄,我并不陌生。读过他的很多文章,也见过照片,清而不玄,飘逸的长发,历经沧桑的面孔,清新而毫无玄异之感。 也许与他信仰佛教有关,他的文章里总能读出一种清新洒脱、毫无杂念之感。正…

    2024年4月18日
    157
  • 读《子夜》有感800字

    茅盾说:大雷雨之前必有一个时间的平静,平静得一点风也没有。 ――题记 断断续续一共读了三次《子夜》,却没有一次耐心读完。在里也只是囫囵吞枣翻看了一遍,要是细读起来,我这点倒也只是捉…

    2024年4月7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