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景分析怎么写
篇一: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经典范文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江西省富豪实业有限公司富皇五金加工厂
2.经济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3.注册地址:江西省萍乡市
4.通讯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康庄路31号
5经营期限:长期
6.注册资金:万
投资估算:
二、项目背景
(一)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成为行业发展长期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作为3架马车的消费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未来几年将增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成乡居民消费潜力。
我国皮包五金配件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国家历来重视该领域的发展,相关引导和鼓励性政策频频发布,为行业发展注入政策动力。
我国五金行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稳步提高,现在已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现在国内金属制品工业销售收益逐年增长,增长率坚持在 14% 以上,市场规模不时扩大。2006 年该行业销售
收益到达 8123.52 亿元,增长率达 29.39%,近七年。比拟 2000 年市场规模扩大了 2.62 倍。海内经济与工业突飞大进之下,大量五金零件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扩大。国金属制品行业产销率均保持在工业标准值 96% 以上,近七年。市场产销配比合理。从2011年9月,国务院召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研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根据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支持和引导皮包五金配件的生产和加工。
2.当地广阔的市场空间的需要。
目前就萍乡市的小五金企业的市场状况来看,目前萍乡市都没有一个相对大型的生产小五金的企业,萍乡市的小五金大多都是从外地采购过来。对此,就目前看来,在当地建立一个小五金的加工生产基地,很大程度能够解决当地市场的需求,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需求者的成本。因此,直接在当地建立一个小五金的生产企业,解决当地市场的供需。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对于小五金的生产来说,在萍乡市建立一个统一的小五金加工生产时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是整个萍乡市的生产皮包的企业,为其提供挂牌,拉环等一系列的小五金。萍乡市现在作为一个中部的劳动密集型城市,发展生产型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萍乡市拥有好几家大型的皮包生产企业,对于皮包上的小五金挂牌,拉链等其他小金属饰品供应量大。现在萍乡的生产皮包的企业都是从外面采购小五金用具,因此形成一个小五金的供应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2.可行性
(1)项目实施是提升产品供应能力的需要。
萍乡现阶段的箱包生产数量比较大,在萍乡郊区等众多工业园中都有箱包生产产地。但是,箱包上的小五金配件却需要大量从外地进口,增加了箱包生产厂家的成本,更多的是,导致了当地
小五金市场的断层。为了更大程度的弥补当地小五金市场的空缺,发展箱包小五金配件的生产,是提升产品供应能力的需要,并且是十分切实可行的。
(2)项目实施是政府政策支持的需要
本项目规划在多项政策中有提及并得到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并明确指出相关产品的发展方向,政策鼓励与支持本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产业竞争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鼓励与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帮助。在以上政策对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项政策直接或间接的表明了行业产品的重要性,行业企业将受益于以上政策。本公司作为行业产 品专业生产、供应商,在此得天独厚的政策背景的前提下,将进一步通过扩大产品供应能力提升市场地位。并且会最大程度的推动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技术进步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十一五”期间,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项目所属行业科技发展将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公司将会在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等方面努力去改进。使之与国家,当地政策相呼应。
(3)项目实施是提供行业产品供应能力的需要。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本项目规划的产品产能可以被完全消化。项目产品分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针对企业现有产品,公司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深入分析企业既有优势、洞察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制定与公司实力发展相匹配、与市场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产品组合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效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实现企业规模再上新台阶。项目支撑策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为进一步打开行业市场,推动本项目顺利实施.(4)项目实施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
对于小五金的生产来说,在萍乡市建立一个统一的小五金加工生产时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是整个萍乡市的生产皮包的企业,为其提供挂牌,拉环等一系列的小五金。萍乡市现在作为一个中部的劳动密集型城市,发展生产型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萍乡市拥有好几家大型的皮包生产企业,对于皮包上的小五金挂牌,拉链等其他小金属饰品供应量大。现在萍
乡的生产皮包的企业都是从外面采购小五金用具,因此形成一个小五金的供应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项目实施方案
1.简述实施本项目的技术方案。
本项目在技术方面,本着打造“优质小五金”的理念,2.生产方案论述.在生产管理方面,按客户订单,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服务;在营销管理方面,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在组织管理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人员管理方面,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在流程管理上,减少业务运作过程中不增值环节,同时加强信息化促进流程管理清晰化;总之,通过优化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加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3.产品营销计划.公司将以如下策略支撑保障本项目实施:(1)再造营销体系支撑企业市场扩张为了支撑本项目发展,公司实施营销体系再造工程,支撑企业业务规模扩张:——构建大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强化企业服务能力、市场需求反应能力。总之,在营销层面要达到“以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覆盖面、以精细化营销探寻市场机会点、以快速响应赢取客户满意的局面,在推进上讲求分步实施、点面搭配、温和渗透与强力突破相结合、以此保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新的成(2)推进科技创新确保企业领先&&&公司秉承创新促领先的企业精神,不断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企业竞争力。在产品发展策略上,为使新产品开发速度和产品升级改进速度进一步加快,&&&公司将本着代”的研发思路,继续追踪国际新技术,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研发等新产品,保障公司产品引领行业产品趋势。公司将以产品研发引领产品趋势,通过研发创新,保障项目的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
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公司主业。(3)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经营效率本项目上马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将再上新台阶,相关的管理工作量势必进一步增大,为此,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提升,使企业成为 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4)人力资源扩充优化、保障项目落地任何伟大的事业均需要有思维、有眼光、有执行力的人来完成,人才是企业经营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本项目是对公司现有业务的进一步扩充,项目上马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用人需求,公司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才环境,造就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四、项目实施目标
本项目将会与萍乡市当地的箱包市场提供小五金供应,因此,结合当地的箱包生产,我们将会努力的满足当地的市场供给。
产品绿色环保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企业必须瞄准和把握绿色环保产品的切入点,开发出符合时代潮流、满足人们需要的绿色环保产品。车间生产上采用ISO9001和HACCP标准,实现清洁生产。
品牌策略: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提升产品的地位,进一步打造企业品牌,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差异化策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对市场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从中找出规律。根据需方要求,把整个市场分成若干消费群,有针对性的制定销售策略。
6.1小五金产业区
篇二:行业分析报告经典模板
行 业分 析 告模 板
报
目录
行业概况 行业简介
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厂商 外部影响(政策、技术)(E)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模式
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等 国内行业管理、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实例)国外成功的行业管理模式(政策法规)技术发展趋势
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国内技术领先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行业供求分析(S)行业供给、行业进入者
行业业务模式分析(资本集中度、利润来源、进入/推出壁垒)行业集中度、竞争态势
行业大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行业小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行业中的外国企业竞争模式分析 行业需求、替代产品
对行业产品的需求规模、增长率及原因分析 行业替代品的种类、规模、可替代性分析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9
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周期及特点 需求细分市场分析
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S)上游企业分析
供应商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 供应商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 下游行业分析
顾客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 顾客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 相关行业分析
相关行业的类别(替代性、补充性、服务性)、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 行业关系分析
行业厂商行为分析(C)营销行为
行业典型营销模式介绍 营销创新分析 行业中营销大事记 生产行为
行业典型生产模式介绍
行业中产能变化(进入、购并、退出)大事记 行业扩张行为
行业对周围行业的扩张力度分析 行业扩张大事记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C)第一厂商:分析
9 9 9 9 9 10 10 10 10 10 10 11 11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基本情况 高层经理情况 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业务及竞争力分析 公司人力、业务资源分析 公司战略经验、前景 公司管理模式经验 公司大事记
第二厂商:分析 基本情况 高层经理情况 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业务及竞争力分析 公司人力、业务资源分析 公司战略经验、前景 公司管理模式经验 公司大事记
第三厂商:分析 基本情况 高层经理情况 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业务及竞争力分析 公司人力、业务资源分析 公司战略经验、前景 公司管理模式经验 公司大事记
12 13 13 13 13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15 15 15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16 17 17
附录:进行SCP分析所需的行业资料(参考)S:行业结构 C:企业行为 P:绩效 E:外部影响
18 18 19 19
篇三:市场分析报告怎么写
定义
什么是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内容是商业信息、是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政府机构及专业市调组织的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根据合作机构专业的研究模型和特定的分析方法,经过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和研究,做出的对当前行业、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预测。
行业报告有何价值?
1、如果您现在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和管理企业,平时工作的忙碌使你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行业报告会让您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成为您做重大市场决策的有力依据。
2、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行业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报告主要内容?
标准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行业简介、行业现状、市场特征、企业特征、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不同的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需要看具体的报告目录。)
行业报告适用对象
报告广泛适用于政府的产业规划、金融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信息中心和战略规划部门和个人研究等客户。
行业报告数据来源:
一份行业报告一般的数据渠道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市场一线采集.用途
行业分析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目建设贷款 时,会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平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项目投资方需要出具 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
3.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6.用于环境评价、审批工业用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当前对项目的节能和环保要求逐渐提高,项目实施需要进行环境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环保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同时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也作为向项目建设所在地政府和规划部门申请工业用地、施工许可证的依据。
编制要点
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
结构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
市场分析
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销售方式等。
组织分析
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企业内的关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成长性分析
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方向。当然,这些内容还只是常规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例如,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模板
2012-2016年xxx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研究咨询报告主要由华讯市场咨询研究中心撰写,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工商局、税务 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商务部、国家信息中心、各大商用数据库、相关行业协会、报刊杂志及各市调公司所公布的资料撰写,本报告是相关 企业、相关研究单位及银行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该行业发展动向、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方向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xxx产业基本概述
第一节 xxx的概念及分类
一、xxx的概念
二、xxx的分类
第二节 xxx的性能及应用
一、xxx的性能
二、xxx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xxx的发展和应用
四、xxx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2011年中国xxx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中国CPI指数分析
三、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2011年中国xxx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节中国xxx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分析
一、近年来国家以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
二、相关政策法规对市场的影响程
第三章 国内xxx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xxx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xxx产能概况
第三节 xxx产量概况
一、产量变动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第四节xxx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 2011年中国xxx产量及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全国xxx产量分析
第二节 2011年xxx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一、2011年华北地区市场分析
二、2011年华东地区市场分析
三、2011年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四、2011年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五、2011年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六、2011年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七、2011年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第五章 2006-2011年中国xxx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2006-2011年(按季度更新)中国xxx制造行业数据监测回顾
一、竞争企业数量
二、亏损面情况
三、市场销售额增长
四、利润总额增长
五、投资资产增长性
六、行业从业人数调查分析
第二节2006-2011年(按季度更新)中国xxx制造行业投资价值测算
一、销售利润率
二、销售毛利率
三、资产利润率
四、未来5年xxx制造盈利能力预测
第三节2006-2011年(按季度更新)中国xxx制造行业产销率调查
一、工业总产值
二、工业销售产值
三、产销率调查
四、未来5年xxx制造产品产销衔接预测
第四节2006-2011年(按季度更新)xxx制造出口交货值数据
一、出口交货值增长
二、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第六章 xxx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第一节xxx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xxx主要原材料产量变动情况
第三节xxx主要原材料价格情况
第四节xxx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
第五节影响原材料供应的因素
第七章 xxx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xxx行业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xxx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分析
二、上游原材料需求情况分析
第三节 xxx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下游主要行业发展概述
二、下游各行业近几年增长情况
第八章 xxx销售市场分析
第一节 xxx国内营销模式分析
第二节 xxx国内分销商形态分析
早期教育市场前景分析
◆ 早教市场:最重要的教育市场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6岁是孩子一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教育时期之一,宝宝学习力特别强,而且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养成、智力发育状况,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有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初生婴儿的脑发育比15岁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
21世纪的今天人们逐步意识到0-6岁是人的毕生中最重要的时代,身材素质、智力成长发展、个性品德都自此逐渐成形。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可以说早教市场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早教市场:增长率最快的市场
目前中国0-6岁儿童约有2.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随着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之后,新的一轮生育高峰即将到来。他们的父母90%为80后的人群,文化高,教育意识强,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家长们每月用在孩子身上的消费约占家庭总收入的25%,约400-2000元之间。2010年全球婴幼儿教育市场的营业额将达到2800亿-6200亿美元。儿童教育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更是趋于成熟。目前北京3-6岁在园幼儿数量只占幼儿总量的77%,而0-3岁的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约为16%,家长能认可幼儿教育市场,相信亲子教育市场发展空间也是潜力巨大的。
◆ 早教市场:深受国家支持的市场
我国在学前教育“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0-3岁早期教育发展目标,即要大面积提高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的科学育儿能力,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多种正规与非正规托幼机构及家庭教育服务设施相结合的区域性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教育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婴幼儿教育相互衔接。《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率先以立法的形式把婴幼儿教育法定年龄提前到“0岁”。
◆ 早教市场:最具购买力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强,高学历的年轻父母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很多家长不惜一掷千金,为得是让子女抢得学习能力与智力开发的先机。亲子教育则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开始。
据统计1999年,通信业继续快速、平稳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全年完成业务收入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321亿元。
全年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通信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1%。
——固定电话发展再创佳绩。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139万户,与去年新增1704万户相比,继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1780万户,达到8834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比重达到80.3%,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203万户,达到7463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68.6%。
——农村通信需求日益增加。农村电话用户新增936万户,达到3418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31.4%,超过去年近3个百分点。在地方政府和邮电部门的努力下,村村通电话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占到全国行政村总数的79.8%。
——国内长途电话平稳发展。国内长途电话累计完成194亿次、585亿分钟,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1%和14.3%。
——“一线通”(N—ISDN)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一线通”业务作为高速接入手段,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至年底,“一线通”业务已经实现在北京、上海等25个省会城市的长途业务联网。东部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向地市的覆盖,用户总数达到16.8万户。
——智能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中国电信智能网自1995年以来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目前在全国范围开放的业务有300电话卡业务、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等,其中300电话卡业务具备国际漫游功能,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具备国内、国际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电话服务。
——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加。全年净增用户179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324万户,相当于固定电话的40%。其中: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净增用户1961万户,达到3829万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9%。其中,中国移动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1582万户,用户达到3308万户;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379万户,用户达到521万户,移动电话市场占有率达到12%。
——无线寻呼业务平稳发展。中国联通全年新增用户678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71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8%。全社会无线寻呼年末用户总数超过7500万户。
——数据通信用户快速增加。我国数据通信已经逐步从最初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高速、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专线业务、国际互联网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帧中继业务和Ip电话业务。年末中国电信各类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379万户,其中: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万户,数字数据用户达到27万户。全国性的集团公司用户已经接近100家。
——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发展迅猛。截至年底,国际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89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人数为109万人,拨号上网人数666万人,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上网的人数为115万。其中:中国电信国际互联网络(CHINANET)用户达到336万户,吉通公司国际互联网业务专线用户960个,拨号用户近20万个。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人数为20万。
“政府上网工程”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响应,截至年底,已注册的各级政府网站达到2300多个。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远程教育进展顺利。
我国上网计算机数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超过1.5万个。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AC下500个,COM下38776个,EDU下731个,GOV下2479个,NET下3753个,ORG下940个,行政区域名1516个。
——Ip电话业务试验受到社会欢迎。
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于1999年4月开通,一期网络覆盖全国25个城市。中国联通、吉通公司Ip电话试验项目在全国12个城市开通运营,开通了130多个国家的国际来去话业务。中国联通于年底在12个城市开通130网17911一次拨号业务。中国网通在国内14个城市以及29个国家地区开通运营Ip电话业务。
——电信服务遍及全国各地,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通信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96%的县市。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在全国除~外30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的185个城市开通运营。
中国联通国信寻呼公司无线寻呼拥护覆盖全国335个地市2022个县市。其中280兆198、199已经覆盖全国287个城市,容量达到1700万户。
国信公司开通“国信网源”网站。截至1999年底,网上寻呼开通了198、199全国寻呼网、27个省网及部分本地网,电子邮件到达呼开通22个省网。此外,公司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建成了覆盖全国六十多个城市的货运信息发布网络。
2000年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我国的邮电通信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成完整、统一、先进的通信网;到2010年,邮电通信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信网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000年通信发展目标
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在1999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4%,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0%以上,装电话时限不超过一个月;大力发展公用信息业务,满足各部门对数据通信的需要。
2、2000年通信发展主要指标
到2000年,通信业务总量(各个通信运营公司总和)将达到3000亿元,年增长25%;通信业务收入达2800亿元,年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可完成1500亿元。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10万路端,达到480万路端;长话业务电路新增20在万路,达到220万路;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1800万门,达到1.73亿门,实装率提高到70%,电话网总容量达1.8亿门;数据通信网新增容量15万端口,达到90到万端口;移动通信新增信道85万个,达到270万个;发展电话用户2000万户,达到1.3亿户;发展移动电话用户2200万户,达到6500万户。
3、2000年通信发展主要任务
要调整网络结构和布局,加强基础网、业务网和支撑网建设,进下扩大覆盖面,提高全网的技术层次和运行效益。加快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长途干线网,新建省际、省内光缆20万公里,并对“八五”已建光缆进行扩容改造,在全国形成“八纵八横”格状光缆骨干网的同时,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多数地市。新建和改造扩容的光缆干线采用大容量的SDH和DWDM传输系统,以提高传输速度,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同时,对省际微波干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扩大卫星通信网覆盖面。推进本地电话网建设,全国大部分地区建成以地市为中心的扩大本地电话网,积极发展城乡电话。重点抓好移动网建设,尽早地实现国际联网漫游,到2000年数字移动通信比重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数据通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到2000年覆盖县以上城市和有需求的乡镇,分组交换网容量达到25万端口,数字数据(DDN)容量达到56万端,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大力发展数据通信业务和各类信息服务业务。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7号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功能齐全的电信网路管理系统。加快智能网建设,积极发展各类智能业务。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扩大ATM的试验范围,向社会提供多媒体业务。
据统计1999年,通信业继续快速、平稳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全年完成业务收入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321亿元。
全年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通信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1%。
——固定电话发展再创佳绩。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139万户,与去年新增1704万户相比,继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1780万户,达到8834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比重达到80.3%,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203万户,达到7463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68.6%。
——农村通信需求日益增加。农村电话用户新增936万户,达到3418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31.4%,超过去年近3个百分点。在地方政府和邮电部门的努力下,村村通电话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占到全国行政村总数的79.8%。
——国内长途电话平稳发展。国内长途电话累计完成194亿次、585亿分钟,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1%和14.3%。
——“一线通”(n—isdn)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一线通”业务作为高速接入手段,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至年底,“一线通”业务已经实现在北京、上海等25个省会城市的长途业务联网。东部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向地市的覆盖,用户总数达到16.8万户。
——智能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中国电信智能网自1995年以来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目前在全国范围开放的业务有300电话卡业务、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等,其中300电话卡业务具备国际漫游功能,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具备国内、国际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电话服务。
——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加。全年净增用户179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324万户,相当于固定电话的40%。其中: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净增用户1961万户,达到3829万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9%。其中,中国移动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1582万户,用户达到3308万户;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379万户,用户达到521万户,移动电话市场占有率达到12%。
——无线寻呼业务平稳发展。中国联通全年新增用户678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71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8%。全社会无线寻呼年末用户总数超过7500万户。
——数据通信用户快速增加。我国数据通信已经逐步从最初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高速、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专线业务、国际互联网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帧中继业务和ip电话业务。年末中国电信各类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379万户,其中: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万户,数字数据用户达到27万户。全国性的集团公司用户已经接近100家。
——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发展迅猛。截至年底,国际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89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人数为109万人,拨号上网人数666万人,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上网的人数为115万。其中:中国电信国际互联网络(chinanet)用户达到纵八横”格状光缆骨干网的同时,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多数地市。新建和改造扩容的光缆干线采用大容量的sdh和dwdm传输系统,以提高传输速度,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同时,对省际微波干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扩大卫星通信网覆盖面。推进本地电话网建设,全国大部分地区建成以地市为中心的扩大本地电话网,积极发展城乡电话。重点抓好移动网建设,尽早地实现国际联网漫游,到2000年数字移动通信比重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数据通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到2000年覆盖县以上城市和有需求的乡镇,分组交换网容量达到25万端口,数字数据(ddn)容量达到56万端,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大力发展数据通信业务和各类信息服务业务。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7号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功能齐全的电信网路管理系统。加快智能网建设,积极发展各类智能业务。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扩大atm的试验范围,向社会提供多媒体业务。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本地电话、移动电话、数据和多媒体及信息和服务业市场仍将有较大增长。
预计200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3亿左右,2001—2005年之间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2%,其中城市地区为8%左右,农村地区接近20%。住宅电话仍是最大的用户群体;农村电话用户将逐渐成为本地电话市场的主角;中、西部地区差距将逐步缩小。
预计到2005年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1.6亿左右,平均增长速度为26.2%,其中东部地区为24.55,中部地区为26.7%,西部地区为31.6%。未来几年移动电话将更加普及;移动电话需求业务将逐渐向简单消息业务、数据交换业务、中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交互式多媒体业务渐次转移。
2001—2005年间,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为49%。其需求内容将从窄带业务向宽带业务转移,从分类点播式业务向高速互动业务多媒体用户将达到6300万左右。未来几年内,我国通信业将继续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末市场总规模介于6500亿-7200亿元之间。固定电话用户居于绝对优势的格局被打破,移动电话用户比例将显著上升;中酉部边远地区的用户将显著增加,中小城镇用户的比例上升速度最快。在业务需求内容上,业务增长的重点从话音业务需求转向多媒体业务需求,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据统计1999年,通信业继续快速、平稳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全年完成业务收入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321亿元。全年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通信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1%。——固定电话发展再创佳绩。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139万户,与去年新增1704万户相比,继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1780万户,达到8834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比重达到80.3%,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203万户,达到7463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68.6%。——农村通信需求日益增加。农村电话用户新增936万户,达到3418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31.4%,超过去年近3个百分点。在地方政府和邮电部门的努力下,村村通电话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占到全国行政村总数的79.8%。——国内长途电话平稳发展。国内长途电话累计完成194亿次、585亿分钟,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1%和14.3%。——“一线通”(N—ISDN)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一线通”业务作为高速接入手段,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至年底,“一线通”业务已经实现在北京、上海等25个省会城市的长途业务联网。东部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向地市的覆盖,用户总数达到16.8万户。——智能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中国电信智能网自1995年以来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目前在全国范围开放的业务有300电话卡业务、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等,其中300电话卡业务具备国际漫游功能,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具备国内、国际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电话服务。——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加。全年净增用户179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324万户,相当于固定电话的40%。其中: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净增用户1961万户,达到3829万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9%。其中,中国移动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1582万户,用户达到3308万户;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379万户,用户达到521万户,移动电话市场占有率达到12%。——无线寻呼业务平稳发展。中国联通全年新增用户678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71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8%。全社会无线寻呼年末用户总数超过7500万户。——数据通信用户快速增加。我国数据通信已经逐步从最初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高速、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专线业务、国际互联网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帧中继业务和Ip电话业务。年末中国电信各类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379万户,其中: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万户,数字数据用户达到27万户。全国性的集团公司用户已经接近100家。——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发展迅猛。截至年底,国际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89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人数为109万人,拨号上网人数666万人,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上网的人数为115万。其中:中国电信国际互联网络(CHINANET)用户达到336万户,吉通公司国际互联网业务专线用户960个,拨号用户近20万个。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人数为20万。“政府上网工程”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响应,截至年底,已注册的各级政府网站达到2300多个。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远程教育进展顺利。我国上网计算机数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超过1.5万个。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AC下500个,COM下38776个,EDU下731个,GOV下2479个,NET下3753个,ORG下940个,行政区域名1516个。——Ip电话业务试验受到社会欢迎。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于1999年4月开通,一期网络覆盖全国25个城市。中国联通、吉通公司Ip电话试验项目在全国12个城市开通运营,开通了130多个国家的国际来去话业务。中国联通于年底在12个城市开通130网17911一次拨号业务。中国网通在国内14个城市以及29个国家地区开通运营Ip电话业务。——电信服务遍及全国各地,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通信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96%的县市。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在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5个城市开通运营。中国联通国信寻呼公司无线寻呼拥护覆盖全国335个地市2022个县市。其中280兆198、199已经覆盖全国287个城市,容量达到1700万户。国信公司开通“国信网源”网站。截至1999年底,网上寻呼开通了198、199全国寻呼网、27个省网及部分本地网,电子邮件到达呼开通22个省网。此外,公司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建成了覆盖全国六十多个城市的货运信息发布网络。2000年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我国的邮电通信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成完整、统一、先进的通信网;到2010年,邮电通信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信网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000年通信发展目标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在1999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4%,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0%以上,装电话时限不超过一个月;大力发展公用信息业务,满足各部门对数据通信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