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700字

  【第1篇】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那么,走吧。屈原说:“悲时俗之厄兮,愿轻举而远游。”全祖望有记:“亭林先生出游,二马二骡,载书自随。险隘关塞处,请教老兵退卒,问往日战事。若与平日所知不符,则广求书籍核证。”我想,核证的地方应该是沿途小客栈的油灯下。

  路上很累,但与以前熟悉的门庭相比,那是一个比较真实的世界,一个比较正常的世界。

  于是他去旅行,去遍访各地的名胜古迹,去触摸、发掘这些实物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与历史。中华文化本来就具有比舞龙舞狮、唐装茶餐更厚重的分量,只是有一些传承了下来,有一些则永远消失在了历史中,不再为人所知。

  文化与历史是朵两生花,两者不可分割,相生相息。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虽说不乏史传、典籍,只是其中或真或假,不可避免地含有遗漏或是道听途说的成分。没有哪部史传能让你百分之百地肯定这绝对是真实的,即使是《史记》也无法做到。

  《文化苦旅》一书集结了余秋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所写下的作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凌辱,学校停课,科研机构被撤销,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与不可估量的精神、经济损失。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和打砸抢分子更是乘机混到政府内部窃取权、利,仇富思想、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可笑的思想行为也泛滥开来,整个社会黑暗而又残忍,成为了当时无数人的噩梦。

  正是在那个时候,余秋雨一家也无法幸免地惨遭“文革”的荼毒。中国大陆的“文革”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因为早已经把许多最基本的文化“革”掉了,还嫌不够,再“革”一次,结果只能社会失控,一片混乱。他想去寻找那些被“革”掉了的文化,去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去用这些文化唤醒人们的人性与良知。

  但文化的苦旅终究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去倾听、去感知、去触摸文化。这种历史的沉淀是不能丢的,它是无数代人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文化很抽象,但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一个民族若是失掉了文化,那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民族不是种族,而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也绝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存在,它是鲜活的,在生活中跃动,在历史中歌唱。

  你,还在苦旅吗?如果还没开始——

  那么,走吧……

  【第2篇】

  千年不泯——读《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读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够行万里路,阅遍文化的勇气和执着。这个月,我再一次认真读了一遍这本书,这已经是我读的第四遍了,不敢说我已经体会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难。历经千年,千年不泯。

  读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人,在众多缤纷的人物故事中脱颖而出,给我留下来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钱镠。余秋雨先生说,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名字。而我认为,这是一个应该被感动、被研习的不朽。钱镠这个人的存在,让世界都会为之赞叹。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却从来不在意政治上的名号和军事上的意气。他不是抗战名将,华夏英雄,不是学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栋梁,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这才是一个领袖应该做到的。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比任何皇帝都伟大。

  当我第四次放下这本书时,想起了初读《文化苦旅》时的疑惑:何谓文化?现在想来或许能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解答:“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还想说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许就是生活,他经历了千年,终于来到了现在。

  文化又或许是一种积淀,像这本书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许是一种价值,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文化更或许是一种精神,像苏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许是永恒的,它在岁月的流逝中磨去了边边角角,在拿年复一年的苦难中变得更加光芒,像风尘中的旅行者,阅尽人间沧桑,却千年不朽。

  在书中,我为苏东坡是乌台诗案、流放边疆而感到愤婉;为渤海国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为太平洋小岛上的潜水夫妇感到自豪与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时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烧,被心怀不轨的人毁灭现在,它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这本书,是我看余秋雨的第一本书,或许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历史,无法用语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东西,历经千年,千年不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6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5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59

相关推荐

  •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在里,我在家里读了张天翼写的《大林和小林》的这本故事书。这本书的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不同的际遇让大林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

    2024年7月6日
    293
  • 学无止境——《校友风采录》读后感600字

    学无止境——《校友风采录》读后感600字: 开学后收到了我院编撰印发的《校友风采录》,看到很多我院青年才俊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感悟,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3年4月8日
    247
  • 乌塔读后感550字

    请理解我们――读《乌塔》有感 《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时父母,他…

    2024年7月24日
    146
  • 遥远的距离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距离”二字说近很近,说远又很远:天与地的距离、大海与小溪的距离、玫瑰与野花的距离。但,…

    2023年2月11日
    293
  • 读《丁丁历险记》有感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套书就是《丁丁历险记》了,它里面充满了惊险与幽默。 丁丁是一名欧洲少年小记者,眉头上方长着一撮黄头发。他还有一只名叫“白雪”的小狗,跟着他去世界各地。丁丁还有两位好,一…

    2024年4月5日
    200
  • 雷锋精神永不磨灭作文400字

    每当我想起做的那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我都十分愧疚,因为我平时不怎么帮助别人,通过以下两件事例让我明白了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别人。 星期四,我坐公交车回家,下车之后,前面走一点就是一条斑…

    2024年8月11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