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阅读答案及翻译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行道之人弗受(    )⑵妻妾之奉(    )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箪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既加冠。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吾妻之美我者。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15.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参考答案
12.⑴不⑵侍奉⑶“得”通“德”,感激
13.D
14.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从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15.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万种则不辨礼仪而受之的人”。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参考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69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2: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2:44

相关推荐

  • 《荀卿论》文言文阅读

    《荀卿论》文言文阅读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

    2022年12月3日
    216
  •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①柑为橘…

    2023年4月9日
    294
  • 《李浩,字德远》文言文翻译

    《李浩,字德远》文言文翻译   导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浩,字德远》文言文翻译,欢…

    2023年1月5日
    268
  •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翻阅一些资料,查询了一下“教学策略”的概念,大部分信息是这样概括“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

    2023年1月10日
    237
  • 李白《赠孟浩然》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2023年4月4日
    256
  • 小学文言文解义

    小学文言文解义   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延颈举踵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

    2022年12月4日
    2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