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_发展历程

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神舟十六号瞄准5月30日发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发射都是什么概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供大家参考。

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

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

“三垂一远”是中国航天领域的四大技术难题之一,它指的是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站的“三垂”(长期在轨飞行、长期对地倾斜、长期维持姿态)和“一远”(远离地球、远离太阳、远离大气层)技术。

“三垂”技术是指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站,需要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和运行的稳定性。首先,它需要长期在轨飞行,这需要解决太阳辐射、宇宙射线等问题;其次,它需要长期对地倾斜,以保持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角度,以获得足够的电力;最后,它需要长期维持姿态,以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以及与地球和其他卫星的通信。

“一远”技术是指长时间在太空中飞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太阳辐射、宇宙射线、温度变化、微小的碰撞等问题。空间站需要远离地球、远离太阳和远离大气层,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解决长时间在太空中生存的问题,例如空气、水、食品等的供应和再生问题。

“三垂一远”技术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包括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嫦娥五号等项目的成功,这些项目都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97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月球环境。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2019年,“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送入太空。

载荷专家上太空背后的意蕴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公布。与以往飞行任务不同,执行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类型。特别是,在执行此次飞行任务中,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将完成“首秀”。

甫一露面,戴着眼镜的载荷专家、85后大学教授桂海潮就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好奇心:戴着眼镜也能上太空?其实,杨利伟早先就曾解释过,航天员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不同,高度近视不符合标准,但低度近视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桂海潮的身份,他将在太空之旅中承担什么使命?老百姓非常好奇。

若问中国航天究竟到了何种“段位”,不能不关注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表现。载荷专家的确带有某种神秘感。据专家介绍,载荷指的是除了航天飞行基本条件之外,搭载的实验设备、物品或人员。载荷专家一般不是职业航天员,而是接受过航天机构严格体检和培训的专业人士,负责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维护和修理载荷设备,并负责与地面载荷控制中心联络。配备载荷专家的目的在于,在长期飞行过程中,让大数量的科学载荷、科学实验更加稳妥,提高成功率。随着未来更多更复杂的“有效载荷”登上空间站,我们需要更多科学家加入航天员乘组。

曾几何时,我们看多了美国、俄罗斯的科学家在太空实验,完成一项项壮举,内心不无艳羡。以前,在美国航天飞机7名乘员组里,最多可以分配4名载荷专家,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和医生等。如今,我们也开始把包括载荷专家在内的科学家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新的进步和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36岁的桂海潮已经在我国“飞天”史上书写了全新的纪录。

神舟十六号在轨任务期间,桂海潮要和景海鹏、朱杨柱一起,完成空间站一些舱外子系统设备的出舱、安装,以及在外太空高辐射、高真空、原子氧的环境当中进行实验和研究。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他在专业上的优势特点就是底气和信心。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航天事业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等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载荷专家的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呼应着国人心中的光荣与梦想,也标注着中国“飞天”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意味着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的活动进入科学的更深层次,也更加日常化。着眼未来,如何让更多的科学家拿到太空的“门票”,在太空展开科学研究,甚至让普通人也享受一把“太空旅游”,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缥缈想法,而是展现在不远处的新征途。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截至2023年3月,共有100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这同此次执行飞行任务队伍的丰富性一样,是一种见证,说明中国航天员的选拔范围更加广泛,中国航天人的储备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令人欣慰。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5月30日9时31分发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我们由衷期待,在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征途中,有更多的“眼镜博导”、科学家乃至普通人加入,向太空、向世界着力展现中国航天人的新气象。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979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1月20日 09:04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10:23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