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 

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1

在新闻传播大讲堂上,我们从专业人士的口中听到了关于新闻传播的最新领域和研究成果,发现了自己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听完这次讲座后,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讲座中,讲者提到了新闻采编、媒体经营、公共关系、广告营销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了解到新闻传播不仅仅是新闻报道,还涉及到很多与之相关的领域。我意识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准确、快速地传播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我对于新闻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讲座中,讲者提到了虚假新闻、操纵舆论等问题,让我意识到在新闻传播中,伦理道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新闻人,我们应该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用事实说话,履行好我们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的道德观念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新闻传播方式,避免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第三,我对于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在讲座中,讲者提到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媒体的兴起,让我对于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更多的渠道和工具来传播信息,也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创新和实验。未来的新闻传播领域将会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通过参加这次新闻传播大讲堂,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希望将来能够投身于新闻传播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信息传播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这次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我意识到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同时,我也对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2

观看了以“抗疫”为特别篇主题的新闻传播大讲堂,心中感受良多,对如何做好一位新闻人有着深刻启发和感悟,我们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素养,更需要有着刻在骨血的家国情怀 。也让我们知道疫情下的逆行者不仅有白衣为战袍的医生,更有奔赴一线、以笔以镜头为战矛的媒体。此时此刻,身为一个新闻学子,我无比自豪, 希望有一天,可以向前辈那样,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去寻求真相,去实现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甚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没有人抱怨, 没有人后悔,当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我是中国人,这是我该做的。” “武汉生病了,国家生病了,这个时候哪里会想那么多”,很多人都这样回答。是的,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做的,而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更应该具有家国情怀, 而不是仅仅关注事件本身,关注数据,更多的我们需要探求事件背后的故事,去传递 情感,传播正能量。

   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单纯的文字报道固然具有力量,但短视频,表情包等方式的传播速度显然更快。没有故步自封,疫情期间,前线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媒体的优势, 去更快更有效率的传播内容。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在医院走廊忙碌的身影的视频,瞬间刷屏,让受众可以更直观的理解感受医护人员的不易;医生胡明在接到电话后泣不成声,因为得知自己多年的朋友感染了新冠肺炎且病情已转重,可是,同事虽倒下了,但病人还是要继续救啊!《哭泣的医生》,这是一个仅有一分半时长的小视频,但其播放量却高达了1.46亿次。其实类似的的小视频还有许许多多,同样感人的事迹也是每天都在上演,用多样的形式将它们进行推广报道,让受众能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疫情,了解医生。每篇新闻报道的背后,不仅有真实存在的故事,更有无数新闻人为之的努力;每个环节的进行,都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与勇气、专业素质与家国情怀;每个纯粹的新闻人都值得被尊重,而我们就应该像前辈学习,致力做一个纯粹的新闻人。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3

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张炜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xx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xx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

  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4

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席卷中华大地。武汉这座城市成为了所有人的关注焦点,为防控疫情,全国上下一条心,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各路队伍纷纷出战援驰武汉。厚重的防护服里面,包裹着一颗颗热血激情的心,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为武汉驱散灰暗,带来光芒。

除了他们,通过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抗击疫情特别篇,我对记者这个词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幸听到这门课程,有幸看到疫情中奋不顾身的新闻工作者,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在观看中我了解到,新闻人在武汉一线报道十分的艰苦,他们用笔记录真实的故事,用相机拍摄真实的一线场景……压力落在那些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肩膀上,因为他们知道所面临“敌人”凶猛又无形。天天就像是在打仗一般。也正是在这抗疫从至暗时刻到曙光出现的艰难时段有着这些新闻工作者,有着亿万后勤工作人员,有着无数武汉居民的配合支持下才使得光明的出现。新华社视频七日谈正是这样的真实写照,从火山神建筑工人,放舱医院的医生护士,一线警察、社区工作人员,普通居民,爱心司机等不同视角展示疫情下武汉的生活。

一线的他们,不害怕吗?脱去记者的外衣,他们也都是普通人,甚至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和我们差不多年纪。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职业的担当!

没有人是生而英勇的,只是有的人选择了无畏。学新闻传播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有新闻理想吗”,什么是新闻理想呢?我想以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新闻素养,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发生的各种事,这就是新闻理想。席勒曾说“人要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尽自己所能做对的事情。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5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以下是对第5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的观后感。

本期请到的讲述人是赵承,新华社内部主任,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以及多次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第一,是关于“脚力”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在新兴技术充斥采编工作的情况下,身为学生的我有一个疑问:记者要秉持何种状态去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否还需要如从前一般去费劲脚力调查走访?

“脚力”筑其基,“眼力”塑其骨,“脑力”铸其魂,“笔力”丰其神,这是赵老师在本章讲述的主题,我认为也是能够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也许从理论层面来看,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在新媒体环境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需要调查走访即可以发“新闻”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四力”变得尤为可贵。

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更注重脚力的实践,无论是要深入采访、调查,还是日常走访,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脚力不过关,眼力、笔力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只有扎扎实实锻炼脚力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才能更好的读懂世情、国情、党情,才能更深厚地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在江西渡河长征。30万于都百姓在深夜用门板、床板等,划着渔船给红军架桥,晚上架桥、清早拆桥,一切恢复原样。反复四天,直到全部红军渡河,敌人毫无察觉,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的情谊。党根植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显然的是,学习这样的党的历史,能加深我们对党与人民关系的思考。在当前变化诡谲的国际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第三,是针对“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识真金、是乱云飞渡中辨晴雨、眯眼乱花中鉴真伪,眼力的核心是正确的政治鉴别力。以正确处理新闻报道新闻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关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选取有效信息,如何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其中有一个例子,新华社山西分记者在朋友圈分享一个村庄名字的变化,从“千年穷”到“万年饱”。这个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后,并没有被淹没在信息庞杂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锐地察觉到,并且做了专题报道。两名记者在村庄住了四个晚上,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采访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终写出了《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眼力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新闻敏感性。能够敏锐察觉到什么样的选题我们应该报道、如果需要报道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报道、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报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也和我们本学期的课程达成了一个映照,作为一个新闻学子,要从一篇消息、一篇评论、一次电视报道中,找到我们需要学习、值得学习、需要警醒的细节,这同样是一种新闻敏感性,是身为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同时,好新闻也离不开眼力的发掘。我们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先人之所见,见人所未见。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6

 在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我们观看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这总共时长21小时多的讲堂课程,我们看到了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个奔赴前线的42名记者或编辑或领导,并以图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叙述那段时间的伟大经历和经验感受,让我见识到了许多东西,收获良多。

疫情这次战役我看到了什么?1.看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主席在发生疫情时候,立马发表讲话:“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得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2,看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武汉3300多个社区,村湾,1.2名网格员,湖北核查1315万余次,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无数人的努力,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这就是中国人朴素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国产品蕴含的正能量。3.看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习近平发表:“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理所能及的援助。“的讲话,并在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5项举措。

在这次抗疫活动中,更离不开新闻活动从业人员。无数像熊琦一样的记者。就是凭借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打得赢。在遇到最危险的采访,最不容易功课的采访难关时候他们党员先上,积极承担。此刻我便了解到什么叫先锋模范作用,这就是行胜于言。同时让党旗飘在前线,由党指挥,凝聚人心。我还明白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就是要贴近人民,认识人民。除了表达疫情,工作人员还采访各种职业人民,展现真情实感,展现人们的生活状况,展现公安等自身奉献,不让每个无名英雄被埋没,不让每个生活片段脱离视野。疫情是场大考,考出了政治素质,考出了业务水平,也考出了传播力,考出了战斗力,也考出了与人民群众的共情力。

我相信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是崇高的,也是负有重要使命的。经此一役,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深了。这也将成为我们做好工作源源不尽的动力,也是以后职业态度的标杆。记录真实,坚守战场,这是我们新闻从业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就和医疗工作者面对镜头时对全国人民的承诺一样,感动和希望是最大的收获,而每个人都在力争创造无数生的希望而在生的希望背后,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心血。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7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堂共全国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的,生动而鲜活的马克思新闻观教育大课;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人才,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了新的路径。同时我深刻明白了舆论监督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理性把握舆论监督,才能揭露时代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最大化的发挥正面传播价值。

在我国,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最特殊的一种,它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因为无论从广义上理解的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公民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的意志的权利和自由,都是人民群众通过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社会事务实行的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舆论监督。形成社会和谐的境界,既是扩大和谐因素的结果,同时也是消减不和谐因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都需要舆论监督的参与。舆论监督报道要紧跟时事,给社会准确客观的反馈。这就不仅需要聚焦社会当下的热点话题,同时更要发掘出隐藏在深处的社会隐患问题。在“大讲堂”中提到践行四力,也符合了舆论监督的要求,舆论监督能体现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在《神秘“曹园”》系列报道中,吸引广泛舆论关注的原因关键在于该报道选题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此时,偏偏有人顶风作案。在黑龙江省的军马场国有林区里,竟然有人毁林、削山、挖湖,建设私人庄园。记者随后了解到,当地社交媒体已经出现不少关于“曹园”的传闻,甚至该私人庄园已经被相关部门认定违建,但是多次行政处罚都没有结果,“曹园”却越建越大。显然,“曹园”严重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并没有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该新闻选题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群众利益被侵犯,如果得不到媒体的公开,事情不是愈演愈烈,就是被粗暴地“压”下去,群情得不到发泄和关注,无异于为今后埋下一颗炸弹。

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随着媒体监督意识的不断强化、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其作用不再仅限于揭发腐败、减少损失,或阻止腐败、预防损失。当媒体对一件腐败案件进行了曝光,众多媒体纷纷跟进,从而形成舆论监督发现问题、促使问题解决、反思问题的普遍性、寻根问源深化思路的助力模式。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悟8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非常荣幸有机会观看了《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课程,对大讲堂中提到的新闻工作者要践行四力的重要性印象深刻,因此也对新时期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受益颇多,有了一些自身的学习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些要求在新闻前馈、舆论引导、采访调查、内容呈现上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写工作带来了新启示。同时这种要求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当前时期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宣传战线的新闻工作者在殷殷期待下,深感责任重大,也深刻认识到,没有硬功夫、真本事是不行的,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

增强眼力,把握受众需求做到精准前馈。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头看风景,而是看的社会风云、国家大局、世界大势。练眼力的目的就是要知你我,辨是非,分真假,断美丑。要求新闻工作者有善于发现好新闻、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发掘问题的敏感性。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接受受众信息反馈的渠道较为单一;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利下放,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源。新闻工作者可通过网络,即时抓取到公众的关注焦点,在新闻采写上做到精准前馈。

增强脑力,借力新兴技术加强舆论引导。脑力是判断和思考能力,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清醒敏锐的头脑,善于判断、在重要问题上把握好方向。舆论引导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大数据、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可通过网络舆情监控,了解到发生事件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跟进社会议题,发布相关评论和报道,增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增强脚力,扎实采访调研挖掘事实真相。脚是用来走路的,有路就有方向。新闻工作者要不停步,要往基层去,要往现场去,因为在基层才能找到好课堂,在现场才能查实情、动真情。宣传思想工作既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讲政治立场,就是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笔力,转变传播语态创新新闻呈现。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笔力是表达力,要求新闻工作者能说会写、能拍会摄,做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下,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要转变以往以穿着为中心的话语语态,树立受众中心观念。多媒体融合,也使得如数据新闻、h5新闻、动新闻等的新闻呈现方式更加多样。财新网的新闻游戏《像市长一样思考》让受众扮演市长进行治污,反映了社会治理的困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增强“四力”,是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的看家本领,突出记者在场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将更有利于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抽丝剥茧、澄清事实、发掘真相。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了新闻工作者的前进目标,这对新闻舆论战线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提升政治素质,是增强“四力”的根本。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政治立场,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加强政治历练和政治修养,不断提升脑力,做到坚持知行合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眼力是记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因此,记者要提高掌控新闻导向的能力和水平,在事关政治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明辨是非,分清真伪,敢于交锋,敢于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出主流声音,弘扬主流价值。不断增强“脚力”,真心实意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更好增强眼力、脑力,行得远,走得快,及时发现基层和一线的鲜活新闻题材,折射人性的闪光点,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

提高专业本领,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下功夫,是增强“四力”的关键。“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同时,“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俗语讲,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短视频等新形态不断发展壮大,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交流方式、阅读习惯等呈现新面貌。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必须要顺应新趋势、吸引新受众,要在理念、表达、呈现方式、传播形态、生产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创新。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新闻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练就“几把刷子”,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成为“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才能不负肩上的责任,不负伟大的时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074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3月7日 07:03
下一篇 2024年3月7日 07:10

相关推荐

  • 商品销售工作分析报告精选

    商品销售工作分析报告精选5篇 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成长的路上诸多坎坷,但我们无所畏惧,回顾坚强地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述职报告哦。那么写…

    2023年3月24日
    175
  • 社区世界水日宣传活动简报

    社区世界水日宣传活动简报推荐1   3月xx日,xx社区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广大居民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   此次活动通过滚动播放电子屏标语、悬挂横幅、小…

    2024年7月26日
    100
  • 绿化买卖合同范本(通用3篇)

    绿化买卖合同范本 第1篇甲方(出卖方): 乙方(购买方): 经甲乙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如下买卖协议: 一、买卖标的物及价款。 甲方愿将其位于平旺乡马营新村十里河林场以东水渠两旁所有柳树…

    2023年5月17日
    170
  • 小品大赛主持词3篇

    篇一:小品大赛主持词 小品大赛 《宣传部纳新》 《终极对抗》 独唱 《推销风波》 《菠萝菠萝蜜》 互动 《精神病院的故事》 《网恋》 笛子独奏 《面试》 《荆轲刺秦王》 合唱(学生…

    2023年1月14日
    161
  • 幽默名校毕业致辞

    对毕业生而言,今年的六月,就是一部剧。小编在此献上毕业致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校毕业致辞 相约硕果累累的季节,相约不忘初心的未来,这是一年毕业季。 毕业典礼,是大学时光里的…

    2023年1月14日
    180
  • 税务系统七一演讲稿:税徽,在奉献中闪光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税徽,在奉献中闪光》。 记得有一句西方谚语说:“人来到世上,有两件事是逃不掉的。一件是死亡,另外一件就是纳税。”而对于税务工作人员…

    2023年1月22日
    2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