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梁谏追楚师》文言文鉴赏

《季梁谏追楚师》文言文鉴赏

  《季梁谏追楚师》所记的是楚征伐随过程中的一节。随国的贤臣季梁给随侯的进谏,说出了“民为神主,先民后神”哲理。“忠于民而信于神”,是本篇的主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迷信盛行,国家把祭神和练兵打仗当作头等大事;可是《左传》中多次提出民本思想,例如本篇中的季梁,就说:“民,神之主也。”并用这种观点,对祭礼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使随侯“惧而修政”,没有上楚国的当。

  【原文】

  《季梁谏追楚师》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①,军于瑕以待之②。随人使少师董成③。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④:“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⑤,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

  熊率且比曰⑥:“季梁在⑦,何益?”

  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⑧,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⑨,粢盛丰备⑩,何则不信?”

  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⑾,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⑿。’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⒀:‘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⒁。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⒂。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①薳章:薳,读音wěi,人名。

  ②瑕:随国的地名。

  ③少师:官名。董:督察。

  ④斗伯比:人名,楚国大夫。

  ⑤张:读音zhàng,自大。

  ⑥熊率且比:人名,楚国大夫。

  ⑦季梁:人名,随国贤能之臣。

  ⑧祝史:官名,掌管祭祀。

  ⑨牲牷:牷,读音quán二,毛色纯而体完具的牲畜。腯:读音tú,肥壮。

  ⑩粢盛:读音zī、chéng,盛食的祭器。

  ⑾瘯蠡:读音cù、luǒ,六畜之病。

  ⑿絜:洁。

  ⒀醴:读音lǐ,甜。

  ⒁慝:读音tè,邪恶。

  ⒂禋祀:禋,读音yīn,对天神之祭。

  【白话翻译】

  楚武王侵犯随国,派大夫薳章求和,驻军在瑕地等候消息。随国人派一位少师主持和议。

  斗伯比对楚王说:“我国在汉水以东不能得志,这种局面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充军队,装备武器,用武力压制小国,小国则由于害怕而联合起来图谋我们,所以难以离间他们。汉水以东的国家,随国最大,随国一骄傲,必定轻视周围的小国。小国脱离随国,符合楚国的利益。随国的少师很自大,请摆出老弱士卒给他看,以助长他的骄傲。”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季梁在,这个办法有什么用?”斗伯比说:“这是为以后着想,少师是会得到他们国君的宠信的。”楚王就撤去精锐军队和装备,而以老弱士卒接待少师。

  少师回去,请求追击楚军。随侯准备答应他。季梁拦阻随侯,说:“上天正授予天命给楚国,楚军做出的软弱姿态,大概是要引诱我们。君王急什么呢?下臣听说过小国能抵抗大国,是由于小国有道而大国邪恶。所谓道,就是对百姓忠心,对神灵诚信。在上面的人想到有利于百姓,这就是忠心;祝史用真实的言辞祝祷神灵,这就是诚信。现在百姓挨饿而君王满足私欲,祝史假报功德以祭告神灵,下臣不知道这样的`小国怎能抵抗大国。”随侯说:“我祭祀用的牲畜都很肥壮,祭祀的谷物也都丰盛齐备,怎么不诚信?”季梁回答说:“百姓,是神的主人,因此圣明的君王先教养好百姓,然后尽力奉神。所以祭祀时奉献牲畜祝告说:‘又高大又肥壮’,是说百姓的财力普遍富有,饲养的牲畜高大肥壮,繁殖很快,不生疥癣之类的疾病,各类良种应有尽有。奉献谷物祝告说:‘谷物又洁净又丰富’,是说春、夏、秋三季都没有妨碍农事,百姓和睦,年成富饶。奉献甜酒祝告说:‘米又好,酒又香’,是说上上下下都有美好的品德,而无违背德行的念头。所谓芳香远闻,不单指祭品而言,也是指没有邪恶之心。所以要提倡致力三时,推行五教,亲近九族,以此来虔诚地祭祀宗庙鬼神。这样一来,百姓和睦,神灵也降福给他们,因此事情一做就能获得成功。现在百姓各存一心,鬼神也缺乏主人,君王虽然自己祭祀丰盛,又能有什么福分呢?君王姑且治理好政事,同时亲近同姓的兄弟国家,也许可以免于患难。”

  随侯害怕,就着手治理政事,楚国遂不敢进攻。

  【讲解】

  本篇反映了春秋时代对于民和神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民是主体,神是附属。所以好的君主必须首先做好对民有利的事,然后再去致力于祭祀神祗一类的事,即“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季梁先是忠民信神并提,然后深入论述应该以民为主,神为附。在谈到神的地方都是从民着眼,所以说服力很强,能使“随侯惧而修政”。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9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45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45

相关推荐

  • 《答柳恽》《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

    答柳恽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①。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②。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

    2023年4月11日
    215
  • 《旧唐书·李暠传》“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

    2022年12月27日
    238
  •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

    2023年1月11日
    259
  • 《清平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清平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

    2022年12月6日
    256
  • 杜甫《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两个黄鹂鸣翠柳(2),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3),门泊东吴万里船(4)。   【注释】 (1)《绝句四首》作于广德二年(764),是作者往返梓、汉、阆诸州之后…

    2023年5月7日
    224
  • 韩愈《伯夷颂》注释及翻译

    原文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

    2022年12月17日
    3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