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第1篇】

无意中在《读者》上看到《山谷中的谜底》这篇美文,不由欣喜连连,这正是我学过的课文呀。此文写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山谷两侧,西坡长满各种杂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众人不知其中之谜。两个旅行者无意间揭开了谜底:由于特殊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当雪压得雪松承受不住,它便弯下腰,待雪滑落复挺立。如此这般,唯雪松幸存。而其他树木都没有像雪松这样的本领,故被压断树枝,只能长在雪小的西坡。

旅行者最后的评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信奉的英雄都是宁折不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宁愿自刎于乌江,也不屑去江东苟且偷生,但他却忘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楚汉之争中,暂时失利的他如果避其锋芒,远走江东,或有一日他会东山再起,再与刘邦一争天下。只是骄傲的楚霸王不愿低下他高贵的头,便成了千古绝唱。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越王勾践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实践者。被灭了国的越王低首做了吴王的奴隶,为吴王做牛做马,但暗中联络大臣探听吴国虚实,终骗得吴王放其回国,卧薪尝胆,最后一举灭吴。历史只记得他的成功,而丝毫没有嫌弃他为了复国而俯下身的那一幕。

《山谷中的谜底》是山谷中的谜底,亦是人生的谜底,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时柔韧地对抗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对自己造成的最大伤害。

我的脾气有时很火爆,喜欢有话直说,不怕得罪人,因此与偶尔相处得不愉快。有时尽管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却从不道歉,总以为自己一认错在心中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认真反思,不再固执己见,有什么事都和同学商量……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辛弃疾这首《卜算子》应该是《山谷中的谜底》最好的印证。如果生命正遭受苦难挫折,那就作出适当的让步,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

点评:读后感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个难点。往往会写成对原文的复述再加上几句口号完事,实在无感想可言。而本篇习作,作者在对原文作一精要评价之后,用项羽宁折不弯而自刎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兴国的两个实例,一反一正,对原文旨意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掘,强化了主题;又联系实际进行反思,最后由辛弃疾《卜算子》一词照应开头,构思巧妙,行文自然,说理透彻。

【第2篇】

《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两个旅行者在纷飞的大雪中,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谜底,并得到了启示。这是一篇能够让我们学会以退为进的文章。山谷中东坡曾长过的杂树,因为缺少应对逆境的办法,没有雪松那样的“弹性”,所以生存能力不强,生存的空间就越来越小,渐渐失去了生机,最后被大雪摧毁消亡。雪松在东坡的大雪中,没有被压断,而是不屈不挠的生长着,靠的就是它们在风雪中能够适时的弯曲,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依旧要和积雪抗争到底,如果“打败”不了它,那么雪松就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去“战胜”它。

学完《山谷中的谜底》,我若有所思,便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和一起玩,可是我们俩玩的时候发生了矛盾,我不愿意去退让,矛盾也就让我俩依旧僵持着。后来想一想,如果我退让了,那么我和的亲情就多一些,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既然雪松都懂得去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那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去学习雪松那以退为进的精神呢?山谷中的雪松懂得退让,历史上的勾践懂得退让……退让,其实,不是一种畏缩,不是躲避,更不是惧怕。退让是一种从容,坚忍。退让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当我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不但要学会以退为进,在进退之间,彰显智者本色!

 之后,我又在脑海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向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第3篇】

《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出自刘燕敏之手,课文通过对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的叙述,启发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因此,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我们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更要学会以退为进。                      

 课文讲述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一座山谷的西坡有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原来,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那些杂树的枝丫在东坡都被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唯有雪松,当大雪压得它承受不了时,它便弯下树枝,待雪滑落再反弹回来。反反复复,雪松始终完好无损的故事。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令我深受感触,其实有很多人都有雪松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吧?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甘愿做吴王夫差的奴仆,为吴王做牛做马,好像心甘情愿,暗地里却在打探吴国的虚实,获得了重要的情报。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最后不仅是自己的国家昌盛起来,还大败吴国。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反败为胜?因为越王先忍耐与弯曲,再求反击。由弯曲、忍耐又会联想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集体利益。

我也深深领悟到: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打击和压力时,首先不是弯曲,而是抗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挑战。但是,当困难大到你无法承受的时候,就要像雪松那样弯曲,以求反弹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418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4月5日 01:05
下一篇 2024年4月5日 01:05

相关推荐

  • 中国神话故事读书感悟400字

    【第1篇】 读《中国神话故事》有感 的时候,我看了不少的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的神话故事,也让我知道了许多的神话里的人物。 这本书里讲了…

    2023年4月20日
    244
  •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读后感600字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读后感 在里,我读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书籍,其中,汤素兰的暖爱童话《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里面的很多情节读来让我很是感动,受益良久,每一篇的…

    2023年6月3日
    230
  • 以距离为题的作文600字

    现在有两个世界。 “你这发型跟个乡下人一样!”有一天这么评价我的发型,而她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发型很丑陋。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在讽刺我,第二反应,我便有了疑惑:你不也是从乡下走到城…

    2024年8月4日
    102
  • 《李白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要像李白一样勤奋 今年我读了《李白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有一天,李白出去玩,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小溪边吃力地磨着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杵。李白觉得很奇怪:磨这么粗的铁杵有什…

    2024年7月7日
    128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5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由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写了在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有一个叫汤姆的淘气包,他深信好…

    2024年4月6日
    141
  • 读《永恒的瞬间》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永恒的瞬间》。读完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讲的是:二(1)班的殷雪梅老师,她常常带着全班学生在操场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2005年3月11日,…

    2024年4月17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