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非攻

  《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

  ①选自《墨子·非攻上》。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攘,偷盗。豕,猪。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益,更。厚,重。

  ⑿〔栏厩(jiù)〕养家畜的地方。

  ⒀〔不辜〕无罪。

  ⒁〔扡〕同“拖”,剥下来。

  ⒂〔当此〕遇到这种情形。

  ⒃〔天下〕古人称周朝统治的地区(包括各诸侯国)为天下。

  ⒄〔攻国〕攻打别国。

  ⒅〔弗〕不。

  ⒆〔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⒇〔若以此说往〕如果用这个说法类推下去。往,向前行。

  21〔重(chóng)〕倍。

  22〔情〕实在。

  23〔其言〕指君子的错误言论。

  24〔奚说〕怎么解说,有什么理由。

  25〔辩〕同“辨”,分别。

  26〔甘〕甜。

  27〔是以知〕以是知,因此可以知道。

  28〔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在分辨“义”与“不义”上,思想是混乱的.。

  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文章。它通过层层比喻和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在先秦诸子里,墨子的论辩特别富于逻辑性,而且恳切动人。阅读这篇文章,你能体会到这个特点吗?

  译文: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55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4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4

相关推荐

  • 袭万顷《雨后》阅读答案

    雨后 (宋)袭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新香浮禾䆉稏①,馀润溢潺缓。  机杼蛩②声里,犁锄鹭影边。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䆉稏(bà y&ag…

    2023年4月9日
    259
  • 古诗鉴赏之意象意境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鉴赏意象与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 【导入】    《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

    2023年4月11日
    257
  • 有哲理意义的诗句

    有哲理意义的诗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哲理意义的诗句还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哲理意义的诗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有哲理…

    2023年4月27日
    226
  • 《送子相归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子相归广陵 李攀龙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2023年3月12日
    253
  • 《晏子辞千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

    2022年12月30日
    278
  • 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022年12月6日
    2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