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必以信 ( ) (4)公问其故(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几项的是( )(3分)

  A.肉食者谋之

  B.公将鼓之

  C.长跪而谢之曰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答案

  【小题1】(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原因

  【小题2】B

  【小题3】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小题4】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1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例句中与B句中之的`意思都是“助词、无意义”的意思,其余的都为代词。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58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8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9

相关推荐

  •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这两句是说,杨仆射写的文章,具有长久的价值,将在门下省的施政中长期起作用;杨仆射桃李满天下,如今又有门生在接受师训。语近…

    2023年3月13日
    271
  • 王安国与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

    2023年3月12日
    259
  •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真宗幸澶州,射杀契丹大将挞览。契丹欲收兵去,使王继忠议和,择可使契…

    2022年12月31日
    267
  • 女蜗补天文言文翻译

    女蜗补天文言文翻译   导语:女蜗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女蜗补天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2023年1月7日
    245
  • 杜五郎传文言文翻译

    杜五郎传文言文翻译   黎阳县尉孙轸曾去拜访杜五郎,见他本人非常超凡脱俗。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五郎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杜五郎传   【宋】   沈括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

    2023年1月8日
    248
  • 《承宫樵薪苦学》原文与翻译

    承宫樵薪苦学 原文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

    2022年12月31日
    2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