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附答案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9.A(3分) 20。BD(4分,各2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1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33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33

相关推荐

  • 闺怨诗鉴赏方法及代表作品分析

    闺怨诗 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

    2023年4月5日
    237
  •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ldquo…

    2022年12月27日
    370
  •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考指要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考指要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

    2022年11月28日
    303
  •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这两句是说,思绪愁苦,举头望天上的明月,似乎也处在孤苦愁思之中;转念一想,原来是人在愁,不是月亮在愁。前句为遐想,后句乃实…

    2023年3月13日
    358
  • 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1月6日
    366
  • 文言文满井游记翻译

    文言文满井游记翻译   通过阅读一段文言文,了解文本中的历史知识,是新时期高考历史对学生能力考核的一个新途径。以下是小编提供的文言文满井游记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满井游记   …

    2023年1月7日
    1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