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升初的孩子如果能有一定基础,升入初中后学起来会更容易些。小升初语文掌握六个方法,帮孩子们轻松应对文言文。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

  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6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5
下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5

相关推荐

  •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文言文“三步走”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文言文“三步走”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小学没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入很大,到…

    2022年12月3日
    264
  • 文言文教学计划

    文言文教学计划   文言文教学计划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

    2023年1月4日
    264
  • 文言文复习之教贵在趣学贵在法

    文言文复习之教贵在趣学贵在法   文言文复习历来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难点,下面基于个人一些复习实践,反思如下。   一、贵在调动兴趣   有些老师的文言文复习是一课一课地过堂,从字词…

    2022年11月22日
    374
  • 苏舜钦《夏意》高骈《山亭夏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

    2023年4月9日
    281
  •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被动句详解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

    2022年11月22日
    235
  •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贫教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

    2022年12月29日
    3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