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800字

北魏诗人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栽树》中写到:“时时灌溉,常令润泽。”作为中华儿女,应拥有一颗中华之心,这便需要让五千年的经典文化不断润泽自己的心灵,在文化的浇灌下成长。

翻开这本300页的书,第一感觉,就是它很细腻,没有太多刻板的说文解字,仅仅是清风明月,几度春秋。深夜,窗外繁星点点,在灯下耐心地阅读,于字里行间,寻找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给内心深处的那份诗意一抹安宁的气息。

哪个中国人不是听着“床前明月光”,学着“明月何时照我还”长大的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古的文学,全都沉淀在这一轮明月之中了。多少远行的游子,是否都会在中秋之夜遥望远方,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属于中华儿女的,有温度也有感情的千年文化。

说到明月,自然就会提到李白,从“小时不识月”到“对影成三人”,李白对明月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自小相识。身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他就常常饮酒、赏月、写诗,明月,也是李白的情怀吧。

若明月是夜里浅浅的思念,夕阳就是傍晚深深的眷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沧桑的感叹,两行千古的诗句,《小王子》里说,“当一个人悲伤的时候,他会爱上看。”其实这可能就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的诗意不仅仅是悲哀,还有许许多度的情感深藏其中,或许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也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悠悠的眷恋与情思跃然纸上,夕阳也意味着安宁,那就是苏轼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了。

或许又一天黄昏,金色的光辉在我的桌前停留了一瞬,我愿停下手中的事情,凝视这一抹灿然的亮色,让回忆在晚风中纷飞,也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细细体会春去秋来,用诗人的目光看山清水秀,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在不自信的时候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寂寞的时候想到“独坐幽篁里”,在郁郁寡欢的时候想到“月若无恨月长圆”,也就是让自己悄悄沉醉、融入中华的千年文化了呢。学会汲取积极,调整心态,不断去寻找最好的自己。

合上书页,不免羡慕于丹,不仅在阅读、思考中了解、感受古人的思想,更让自己的美丽与气质由内而外,缓缓散发。书中的文字、语句之间,唤醒诗意,润泽心灵。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84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00:43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00:43

相关推荐

  • 读《触摸科学》有感作文400字

    科学,犹如浩瀚的星空,它是那么的高深莫测、充满神秘。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最常见的太阳光是从哪里来的?太阳光能收集吗?太阳光怎样利用?怎样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呢?太阳能是什么?太阳…

    2024年4月5日
    186
  • 《国学与人生》读后感600字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国学与人生》封面上那醒目、令人激动的五个大字深深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经典阅读丛书,一页、两页、三页……爱不释手。 我…

    2023年5月14日
    272
  • 读《落花生》有感300字

    【第1篇】 我喜欢花生,当我读了《落花生》这篇短小的课文后,我对花生这种平凡的食物多了几分敬慕之情。 确实,花生的外表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在苹果面前,它显得那么老土;如果把几个晶莹剔…

    2024年4月5日
    173
  • 《老师一定有办法》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这个我读了许多好书,但是我最想讲的却是这本《一定有办法》。这本书其实没有太多内容,只是一些在里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有几个主人公,许多迷无忧岛上的一号大人物,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

    2024年7月20日
    183
  • 《牛背上的白鹭鸟》读后感600字

    《牛背上的白鹭鸟》读后感600字: 书的结尾令人伤感,故事令人陶醉。 老栗是一头老黄牛,由桂儿照看着。她俩既是主仆,又是朋友。对于这本书描写老栗的细节,我非常佩服,神态也描写得到位…

    2023年3月15日
    278
  • 《世界上最美味的泡面》读后感400字

    读《世界上最美味的泡面》有感 对孩子的爱永远是浓厚的。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父子两人的故事,叫《世界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一次他去出差,因为…

    2024年7月7日
    1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