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一个哲学命题,甚至可以说,整个哲学体系,就是建立在死亡的白骨之上的。
小的时候,我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棺材,我问大人,这个盒子里装着什么?他们说,装了一个死人。当时我无法理解死亡,只觉着那里面很黑,一个人躺在里面,会很害怕,一定会吓的受不了……于是小小的我,对死亡产生了惊奇和担心。
这篇散文的作者也想过,而且她还以是作为题目做过:
演讲一开始,作者做了一个民意检测,问在场的大学生对死亡这个题目有没有兴趣。结果令坐在书前的我惊呆了,竟然有几乎一半以上学生举起了手。我明白了有很多人曾经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也和我一样对死亡充满了好奇和恐惧。
后来,作者还让大家做了一个活动――书写自己的墓志铭。随后,作者感到很抱歉――因为这个不祥的题目,让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提前老了
“我不是一颗流星。”
“这里安息着一个女子,她了结了她一生的愿望,去了另外的世界,但在这里永生。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快乐的一生,也是贡献的一生。”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如果我五十岁后死,我会忠孝两全。为祖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如果我五年后死去,我将会为理想而奋斗。如果我五个月后死去,我将以最无私的爱善待我的亲人和,如果我五天后死去,我将回味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如果我五秒钟后死去,我将向周围所有的人祝福。”
怎么样?很棒,是不是?可谁会想到这是一群青年人的感悟。
有人说,从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出生,生命之钟的倒计时就开始了。面对着我们生命有一个大限存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都要直面它的苛求。
还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在我们赞美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和老迈的合理性。
不管怎样,请认真策划自己的一生,要把生命的时间定得更长远一些,活得更从容,面对死亡的限制,把自己的一生渲染的瑰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