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一座充满惋惜与悲哀的城――《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夏志清

作为一个不大爱看书的人,或许只有每次布置的“名著阅读”能让我屈服吧。毫不例外地,这次我挑选来做读后感的《呼兰河传》也是由此程序到我手的。

《呼兰河传》很薄,它和我们平日里使用的教科书来相比,也只是厚了些许。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故事设定背景,我先是借助互联网将作者萧红了解了一番。处于民国时期的她与各种热门电视剧中风风火火的民国女性不大相同,她的一生,估计“惨”一字都没办法支撑起形容它的重任。贫困、漂泊… …这些,在她仅短短的31年生涯中,不断地折磨着她。或许就是这样悲苦的一生,才令她笔下的《呼兰河传》具有独特的风格吧。

回忆起当初初开此书,打头两章便给了我与想象中不一样的体会。它与我以往印象里的小说不一样,该书没有像其他小说一般地去开门见山地引出人物与,而是选择去花接近有半本书的篇幅去描写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其中有小到描写一个泥坑,又有大到讲述一些信仰风情的。在阅读完了全书再回头看时,才意识到这两章的内容都是在为后文的做背景铺设,做一个凄凉悲哀的背景铺设。

在读完《呼兰河传》前两章的“观光”模式,才正式回归到我所认知的“小说”模式。看着以儿童视角来讲述呼兰河城的描写,现实中作为知识青年的我,仿佛读到了许多事物的另一面――局限的世界。

祖父――后的童年

祖父是第一个进入《呼兰河传》的正式人物,也是我觉得书中最令作者难忘的一个人物。“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在后院里的美好时光,一定是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慈祥、善良、和蔼、平易近人… …这些用以描写祖父的词语总结为一个便是“自在”。在阅读完全书后回头再品读,祖父的一言一行都与城中愚昧无知的人不一样,也正是这样不一样的祖父才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在后花园里的童年。

小团圆媳妇――大缸中的“病人”

生性开朗活泼、天真可爱,这样的一个人,我一定会很乐意与她做,但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呼兰河城中却遭受着非人的待遇。“活泼”被视为怪物,“天真”被当做病人。种种称作是“治病”的偏方鞭打在她的身上:被拿烫红了心的铁烙脚、被无数次扔进充满沸水的大缸… …书中对年仅12岁的小团圆媳妇的种种折磨令我痛心,不仅为小团圆媳妇,还为那些城内无知的“看客”。

呼兰河城人――“看客”

他们无知愚昧,令我愤怒;他们无知愚昧,令我同情。

没有接触过世事的他们,看待一切不平常的眼光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呼兰河城内的种种不幸与悲哀都是由于他们而造成的。看冯歪嘴子的不屑目光、对待小团圆媳妇的冷漠… …“看客”的态度令我愤怒。

同时我又可怜这样的一群看客。他们是呼兰河内的“凶案”的凶手,又是“案件”的受害者。他们也被这种无知愚昧所祸害,导致他们封锁在这样的一座悲哀的“空城”。

这本书看到最后,与我初开此书的感受真的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内心没有大的波澜,但是那种隐约的痛心之感,却一直影响着我… …直到现在我都想知道,那座充满惋惜与悲哀的“城”,是否还在这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第2篇】

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

“正月十五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耳畔仿佛响起了荒凉的歌声。从那安静且了无生气的大院子里,从那间破旧的草房里,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小说名篇,也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用平淡又带着孩童稚气的笔调,慢慢涂抹出萧红记忆中的,一个平凡的北方小城,一群善良又愚昧的百姓。

呼兰城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围绕大泥坑发生的趣事,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跳大神、放河灯与野台子戏,读来新奇,还保留着一股古朴之气。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心里还念着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使人动容,虽然这些又带些许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让人觉得,这么长这么长的时间淌过,还有一些事、一些人是没变的,怀念又心安。

通读全书,其中最让人痛心的故事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她是一个十二岁的普通的小姑娘,被赶车的胡家接来做小团圆媳妇。之前,她的大娘婆婆是不主张接她来的,她来了之后也只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可见,就算是小团圆媳妇来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过。她黑乎乎、笑呵呵的,长得很高,于是她的婆家让她说自己十四岁。在那个年代里,女子长得高了居然也是一件羞事。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不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儿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难道因为坐得直、走得快就应该挨打吗?

邻居们对团圆媳妇也没有一丝心软和心疼,反而说该打,而这样的邻居也大多是女性,想必她们的少女时期也是挨打挨过来的,对待下一代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却不能想到去帮助她、拯救她。可见,数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对女性心灵与身体的束缚甚至已经将她们压得接近扭曲了。

然后,天天夜里跳起了大神,她的婆婆说,小团圆媳妇病了,跳神给她赶鬼。但是怎么赶都不管用,“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够见死不救呢?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了。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足以见到,左邻右舍们还是有着善心的,谁都想救救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有人说吃一个全毛的鸡,有人说吃黄连和猪肉。人们心中的善良和愚昧像是一枚硬币的的正反面,他们不知道,小团圆媳妇落到这种地步,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愚昧纵容了胡家的人。多荒诞啊!问题竟全部出在每一个出主意救人的人身上。

来了一个画帖的云游真人。小团圆媳妇的大娘婆婆说:“……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是打的狠了点,可是不狠哪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有点狠了,打昏过去了。……”让人不忍卒读!才十二岁的小姑娘,每天遭受的是婆婆的毒打,就算身体不出问题,心理也会有很大的阴影了。

吃了多少偏方,看了多少方士,都没有用。小团圆媳妇活活被胡家折磨死了。临死,她的婆婆心疼的还是钱,却不在乎那条鲜活的人命。

整个《呼兰河传》的故事基调,从这个故事开始,就渐渐的悲凉起来,诉说着那个年代下人们扭曲、萧索的内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对人们的荼毒。茅盾说,《呼兰河传》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正是如此!

【第3篇】

《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这本书主要是作者萧红回忆了自己难以忘却的童年,整本书都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出来。

我最喜欢的是他书中运用的讽刺手法,我们看到的是呼兰河城的封建,乡人的愚昧无知。在第五章中作者介绍“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团圆媳妇”也就是“童养媳”。书中的小团员媳妇原本健康活泼,但在这个封闭的小城里,婆婆是要调教的。婆婆为了让她守规矩,也为了让自己舒心,就任意打骂她。终于,小团圆媳妇在极度恐惧中病倒了,然而这个时候,许多民众怀着“好心”来为她想办法治病,甚至那一向“勤俭”的婆婆也愿意花钱给她治病,她最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记得书中这样写到:“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是小团圆,媳妇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他,仅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来。”那为何一开始要用如此滚熟的热水给他洗澡?在听闻小团圆媳妇的死讯后,二伯和老厨子去城外帮忙埋葬她。回来时却一直在讨论菜是否好吃,对于埋葬的过程,却只字未提。作者这样写道:“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多么讽刺啊!乡人的愚昧无知,作者通过冷漠的方式记叙,对封建陋习进行了深刻的嘲讽。

萧红的一生十分坎坷,在1940年时,萧红创作了《呼兰河传》。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曾评价道:“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书中,也不是所有章节都在讽刺封建社会,在萧红童年时,她也曾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孩子呢!呼兰河城里边住着他最爱的祖父,他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花蝴蝶、蜂子、蚂蚱……还有冰凉的黄瓜,他她经常丢了黄瓜去追蜻蜓,玩腻了,便去祖父那里胡闹一阵,只记得那时的天很蓝,云很美。在菜园里,她不用被外祖母打骂,也不必遭到父母的冷落,对她而言,祖父与菜园便是整个世界。尽管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下,萧红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秋后菜园被封闭了,她便同祖父学念诗,先是胡乱大嚷大叫地叫了几十首,后来便开始讲诗,在讲道“两个黄鹂鸣翠鸟”时,一开始以为那是黄梨便十分欢喜,等他知道那不是好吃的黄梨,而是两只鸟时,便不再喜欢这诗了。你看,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可以如此简单。在她的童年里,除了菜园,念诗外,她很喜欢吃。记得有一回,大门洞子家的猪掉井里了,祖父就把卖给她烧了吃。还有一回是吃掉井里的,后来他为了再吃到美味的,她竟叫小们一起帮他赶鸭子掉井里,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啊,可她不知道多年后的她经过岁月的冲刷,那段时光是最美好的。整本书萧红一直用小孩子的口吻来记叙童年,却让我们看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可见,萧红的一生过得并不顺畅。

有一本书叫《呼兰河传》;有座城,叫呼兰河城;有一位刚烈女子叫萧红;萧红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他的童年,更是旧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

【第4篇】

萧红,原名:张乃莹。她是近代文学巨匠,也被公认为“文学洛神”。在她病逝的前一年创作了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中,有许多事情发生。家乡的路上有个大泥坑,大雨之后变成一个泥潭,来往过路的人路过时就像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卷起袖子要紧牙根,全身精力集中起来攀着人家的板墙摸索的过去,时常还有牲畜掉入大坑而丧失性命,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就是没有一个人想把坑填平。写出了当地人们听天由命的思维和自欺欺人的特点

小团圆媳妇的死显露出乡民们的冷漠,家乡人的愚昧与思想的固化害死了这个年幼的生命。寄宿在家的二伯,性格孤僻,行为异于常人,有东西吃时,不给就骂,给了又不要。常常只和麻雀,大黄狗聊天,却很少和人们说话。磨坊里的冯歪嘴子,一到冯歪嘴子就做起了黄米年糕,三铜板一条,时常送给作者吃,家里也会给些馒头,猪肉给冯歪嘴的孩子吃。

家乡人们的愚昧思想没有给萧红带来什么影响。萧红对于祖父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小时候祖父在院里种菜浇花的时候,是不是会帮倒忙,种菜时把菜籽踢飞,把韭菜当野草割掉,祖父也没怪她,还把掉井的小猪用黄泥裹起来烤给作者吃,吃的满手是油,随手擦在衣服上,祖父也不生气,非常疼爱萧红。祖父还教作者念诗,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可见祖父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相比小团圆媳妇,作者生活的家境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非常的寂寞了,多年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体弱多病,使得作者心里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于祖父深深的怀念。

矛盾先生说《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窜凄婉的歌谣。

【第5篇】

呼兰河城的人们,平静单调地生活着,或许只是在外人眼中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无趣,然而他们自己并不发觉,正如发觉不到他们自己的愚昧。

每年的生活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别,每天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跳大神蜂拥而去,各种庙会的拥挤,唱戏的凑热闹,年年都有,年年的场景都相同,不同的只是去娘娘庙的人今年或许有了孩子,去看唱戏的人今年或许已经成了家,看着别人请大神的人或许这次是自家请着……最起码,小时的作者还是有乐趣可寻的,她的小小花园,她的小小储存库,她的好祖父,这些都是她童年快乐的保证。

读到最后,已经记不清之前对这些生活的描述,没有一丝波澜,以至于不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能记得后来提到具体人物的生活,幸或者不幸,活着或者死去…..

小团圆媳妇是什么得罪了她的婆婆?她的高大不符合她的年龄?她的开朗不内敛?她第一天去吃了太多的饭?还是她的婆婆打她的时候她叫着要回家?闲人说东说西,婆婆打得狠,是不打不成器不像样么?一连打几个月又怎能不打出病来?病了以后的各种偏方,各种跳大神,各种闲言碎语…..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次跳大神吧,要当众让小团圆媳妇洗澡,泡在很烫的热水里,婆婆当众命令扯下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后来小团圆媳妇在大缸里晕了就出来以后又说羞不羞忙把她盖上;在看到小团圆媳妇在热水中晕过去了后大家都忙着去救,充满怜悯心,但是在她在缸里喊救命,甚至是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所有人每一个去救的,甚至还有人说:“用热水浇啊,用热水浇啊”……其实,是应该恨她的婆婆吗?她的婆婆也是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钱,她的婆婆也只是按照那是的思想教育着的“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是应该恨那些无情的多嘴的人们么?所有的偏方都是出自“人哪能见死不救呢?”多少年来他们都这样过着……

王大姐,磨倌的老婆,成为磨倌的妻子前,所有人都说她的好,说她的能干,成为后,所有人都说她的不好,所有人都改口,为什么?没嫁到好人家?所有人知道以后全部都去看热闹,全部都去打听,总想着能够挖出什么比较轰动的新闻,看到这些行为,会觉得可笑。但是磨倌并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他是真正的关心着他的妻子,爱着这个家,这是多么的好呵,在妻子死后,依旧乐观的活着,多好呵。

作者的小花园荒凉了,祖父死了,邻里也不知怎么样了。读到的有童年的乐趣,有当初人们的愚昧,淡淡隐含的还有作者的孤寂吧…..

平静,愚昧的生活,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或许自有其乐趣,但总有其不顺,逆来,顺受了,顺来的似乎没有。但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去改变什么的感觉,就这样过着,是应该说麻木了还是应该说根本就没发觉?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不是愚昧,但是又是否是麻木的?是否是波澜不惊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709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4月22日 12:31
下一篇 2024年4月22日 12:32

相关推荐

  • 《勇士》观后感600字

    勇者皆为王 进入新高一的们想必每一个人都经历了那一段时光,短暂的几天时光也有人顶不住。这个星期随着《战狼2》在各大影院的疯狂上映,咱们的大庐中也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精美绝伦的电影――…

    2024年7月12日
    92
  • 生命的价值作文1000字

    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让每个人满意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认为,生命是学习,是努力。“活到老,学到老。” 这偌大的地球又是何时开始存在有生命的呢…

    2024年8月5日
    100
  • 暑假读一本好书作文800字《西游记》

    生活总是多彩的,在此期间我们阅读了的好书把生活点缀的五彩缤纷。 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四位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成就了他们的英明。夹带着…

    2023年4月30日
    174
  • 《寄小读者》读后感350字

    【第1篇】 读完了《寄小读者》使我思绪万千。冰心不仅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还不停地回复着小读者们的来信,直到自己生病了,还仍然坚持着回复小读者们的来信,她真的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童心,…

    2024年4月12日
    132
  • 《鳄鱼和狒狒》读后感500字

    遇事莫慌,智慧来帮  ――《鳄鱼和狒狒》读后感  今天,我又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的欣赏推荐的书――《伊索寓言》,我被其中的《鳄鱼和狒狒》这则寓言深深吸引住了。&…

    2023年5月4日
    280
  • 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至散文末尾,一种心酸化作干枯的藤蔓…

    2023年4月8日
    1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