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人,不能忘本――国学经典之《弟子规》伴我成长

时代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社会正在经历着月新日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已然成为了新常态,这一切的变化归根到底缘于人自身的变化。人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为环境等客观事物所改变。人的力量不言而喻是伟大的,但这伟大之中往往会少了一些纯粹的东西,那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最初始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不能丢掉的东西。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圣贤的教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大意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本书讲授了做人及学习方面所应该恪守的规范,尤其是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人是否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处事是否做到“己所能,勿自私”;学习是否做到“心眼口,皆新要。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弟子规》改变了一个22岁的黑社会男孩一生的故事。他被十三所开除过,打架斗殴、贪图享乐、挥霍无度、沉迷网络游戏,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在外浪荡的六年间未曾给父母打过电话,也从没关心过家里的一切,如今22岁的年龄却有着犹如60岁的老态龙钟的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弟子规》,这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远离过去的浪荡生活,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开始。特别是当他得知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坚信他一定能变好之后,他百感交集。的默默付出没有白费,她终于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儿子的转变。他曾问过母亲:“事以至此,像我这样烂人一个,命运早已有定数,为什么还那么在意我呢?”母亲当时只说了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变,都是我的孩子,而且事在人为,不要相信什么命,如果真的有命运,那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他耐着性子看完了母亲为他准备的一套著名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关于学习《弟子规》后对身心和企业的影响与转变的光盘。至此他才知道人要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孝道,他终于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内心所遭受煎熬,于是他遵照母亲的建议,在养老院做了四个月的义工,一边学习《弟子规》,一边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并且没有任何报酬,但正是这短短的四个月让他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感慨地说:“是《弟子规》让他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让他找寻到了人生的方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别人、为社会乃至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此生无憾了。”

我被他的经历所感动,不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听过他的人都被感动了。这就是《弟子规》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也可以说,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她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我也正需要这样的改变啊!我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最应感谢的人也是父母。是他们起早摸黑地挣钱供我上学,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教我做人的道理,然而我只是理所当然地向他们索取,却不曾做到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亏欠了父母十四年!他们那曾经年轻俊丽的面容早在这十四年间换了一副模样,记忆中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地为憔悴所替代。时光如箭一去不复返,我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虽然我买不了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是心意比礼物更重要。我平时很少给在外工作的打电话,一是因为工作太忙了,二是因为我忽略了。这次,我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父亲,因为这天是父亲的生日。电话接通了,我听到父亲那劳累的声音,内心禁不住抽搐了一下:“爸,生日快乐!您辛苦了。”父亲听到之后愣了一下,过了几秒钟后才乐呵呵地答应着,我听得出来,父亲的话语里隐藏着几分激动,几分惊喜,我想那一刻他一定很开心吧!而我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意。

人不能忘本!这“本”既是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保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也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荒废掉,而是要让她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第2篇】

孝之大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的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程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要做到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让我颇有感悟的是孝。《弟子规》中谈及,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里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待。心,即是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待即是要照顾父母。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孝。我们要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路人。

古有李密孝祖母,李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人物。他不仅政治才能卓越,而且是个有孝心的人。李密年幼丧父,母亲也被迫改嫁,留下孤苦伶仃的李密,无依无靠。他的祖母见他实在可怜,于是就抚养了他,祖孙俩相依为命。李密长大后学有所成,在朝廷中做了官,还得到了逵和荣的举荐。但是祖母已年老,而且体弱多病。除了李密,再无人能够照顾他的祖母。于是,李密推辞了逵和荣的举荐。一心一意照顾祖母。李密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今有孟佩杰孝母亲。孟佩杰是2011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孟佩杰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从此,孟佩杰担起了家中的重任。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数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料母亲。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孟佩杰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孝还体现在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立刻回答,不能迟缓。现在有些孩子对父母的话充 耳不闻,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种行为就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亲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因为父母亲在外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休息,若是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也没有体恤父母,立即去完成父母布置的事情的话,这种行为也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难免会老去,会离开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三年中,我们要做到守丧三年。有孝心的人在提及父母亲会难过哭泣,会哀思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待去世的父母亲,就好像他们还在世一般,时时刻刻感受到他们还在身边,并没有离我们而且。

我们要学会孝,要学会感恩父母。《弟子规》中也谈及了很多关于孝顺父母的诗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承地接受。作为子女,要照料父母,要让他们温暖,要让他们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入眠。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长大了,父母也老了,我们就成了父母的依靠。古代帝王中,汉文帝刘恒就有替父母尝药的孝心。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父母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孟子曾说过“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由此可见,孝顺父母多么的重要。爱自己的父母,别让他们对我们的付出付诸东流,别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我们要时刻记住,“百善孝为先”。 

【第3篇】

读《弟子规》有感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是要我们学习和弘扬、传承的。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传统的道德篇――《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依据他对他的教诲而编写的。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是人们学做人的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德”,德即品德、道德品质。而现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缺乏这最应有的“德”,导致中华文化不得以传承。“德”更多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现出来,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在,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要体现一个“德”字、。

“德”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德,我们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对彼此的尊敬,人们就不能和谐相处,也就没有了安宁的社会。所以说,品德、道德品质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在生活中,从一个人的表现就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品德,一个人只有具有道德品质才会懂得尊重别人,也会因此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也教育我们一个人要有道德,要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做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或任何时候都随地吐痰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父母在公共场合或说一些不雅的话或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也会跟着学坏;在如果说,我们的父母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更正,热爱学习。这样,我们也会跟父母学这些好的,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些事也就验证古人说的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道德,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感悟。道德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其中的文化。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我们的文化宝藏。我们带着一颗朝拜的心走进经典、聆听孟子。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给后人启迪和震撼。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我呢和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要学习做人。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让他的文化思想得以弘扬与传承,也让人们学习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以前没有读《弟子规》时,我觉得我做的一些事情都没有错。那时候我还小,父母有义务养我,帮助我,自己任性点、犯点错没有关系。可在我读完《弟子规》后, 我突然觉悟了,我觉得以前是我错了,人不应该事实靠父母,要学会独立。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时期以帮助父母,更要懂得孝敬父母,以做到“百善孝为先”,也形象地突出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读《弟子规》让我们回顾了历史,突出古代的文化和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历史就像一副油画,离得越远就看得越清楚。历史犹如那双磨损的软底鞋,在被世间磨损之后,依然保持着它的色泽,传递出血肉之躯的温热。历史像弯曲的涓流,从古到今,文史家们以各自的良心和文采写下了中华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学习和不断探究,更需要我们弘扬和传承下去,让我们携手将祖国的瑰宝永远传承和弘扬。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736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

  • 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有感读后感心得800字

    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有感读后感心得800字: 吴正宪是一位乐于助人、有思考又负责任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引路人。她以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

    2023年3月21日
    175
  • 读围城有感2000字

    读《围城》有感2000字: 非常不喜欢看小说,就像我上次看围城是今年6月的时候就开始看了,我只看了三分之二后面的部分现在也没有看完。主人翁没有愁苦到足以成为诗人,又没有冷漠到像个哲…

    2023年3月13日
    151
  • 贝丝丫头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贝丝丫头》是一本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虽然这本书内容并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情节曲折,但是,只要你认认真真看上几页,就会深入到故事情节里面,让你不得不把这本书读完。 小贝丝是…

    2024年4月9日
    81
  • 一起走过的日子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长夜漫漫,几盏青灯烛火幽幽,狭小的屋内站满了人,严肃的表情浮现在每一张脸上。我轻轻地挤过人群,在看到床榻上瘦小平…

    2023年2月5日
    154
  • 读《忏悔录》读后感3000字

    读《忏悔录》读后感3000字: 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向中世纪过渡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也是古代基督教的主要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他与阿奎那同为基督教神学大师,被天主教和新教神学家们…

    2023年3月17日
    171
  • 《绿野仙踪》之仙境术士读后感

    今年,我还看了一本书――《绿野仙踪》,由于时间不够,所以我只看了第一本的第一章《仙境术士》。这一章主要描述的是多萝茜是怎样回到家的。因为多萝茜很坚持,虽然她在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但…

    2024年4月6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