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新月未央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这位少女就是韩新月,是霍达笔下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她出生在一个家庭富有的人家,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她长得漂亮,有种像清高淡雅、一尘不染的白之天然美。她学习好,一直是班级上的佼佼者。她是在别人的羡慕中慢慢长大的,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她却不因此清高自傲,她善良开朗,有理想、有追求,为此,她坚定的付出着,她相信未来,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幻想,她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去寻找诗和远方。
可在她内心深处,自己总感觉与之间有一层无形的隔膜。十多年了,她一直如履薄冰地和相处,很少可以直率的交谈。但她依然怀着梦想,并顶着妈妈所给予的压力报考了燕京大学,她对自己说:自己确定的目标,朝着它走去就是了,现在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你,你也不需要任何人帮助,让自身的力量来接受检验,接受筛选吧!这是多么自信而坚定的宣言啊!让经历了无数次的我看得热血沸腾,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新月如愿以偿接到了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是多么替她高兴啊!我仿佛看到她姣好的面容上,嘴唇微微上扬,眼神里闪出火一样炽热的目光,那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渴望啊!她已经在这条光明的大路上越走越远了。
也许是天妒红颜,一场韩子奇的骨折,却使大家意外地发现这个幸福的新月竟然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确切地说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这个病带来的打击不仅对新月自己是严重的,而且对她那个寄予厚望的,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心愿的他,打击也是巨大的。他的女儿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欢笑,稚嫩的童心、金子般的童心,本能的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可这个美好即将破灭,他一个做的怎能承担的起。当我读到这时,我虽然心生一些忧虑,但内心却是相信新月的,认为这不过是阻碍新月前行的一颗绊脚石,只要迈过去还依然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再说,情节跌宕起伏是必须的,经历挫折也是必须的,谁能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呢!想到这,心里不免宽慰了许多。
可是,我怎能理解作者的心呢?我想,如果按我的猜想,新月战胜了病魔,最后欢天喜地大结局那该多好呀!但是如果真的是喜剧收尾,这本书也许就不会这么深受众人喜爱了。也许,只有悲才会刻骨,只有痛才会铭心。情节一波三折,新月几进几出医院,后面的一字一句都深逼我心,有着想翻页又不敢翻页的心里矛盾。想翻页,想看看后来的结局如何,希望看到新月病愈出院的一幕;不敢翻而是害怕结局却是自己内心不愿面对的一幕。于是,我就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读到了新月感冒病情加重,被楚雁潮爱情火焰重新燃起了希望,读到自己生母十六年前给自己写的泪书,最后便看到新月浑身被白纱包裹,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她仿佛是我第一眼印象中的新月,那么美丽,内心还是充满极度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现在却安详地躺在那儿,浑身洁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妈妈……
那一夜,新月未央……台灯下的我,合上了书,闭上了眼,来感受自己心中那轮新月。
【第2篇】
读罢此书,掩卷,久思。对于韩子奇,怒其不争;对于梁君璧,哀其不幸;对于梁冰玉,叹其纯粹;长姐如母,却亲自赶走了自己的妹妹;面对一起创业的丈夫,却和妹妹携手;父母之间的爱恨纠缠又给自己的子女们带来了不幸。只能说一句,红尘若犯错,你能奈他怎样?
穆斯林是一个拥有神圣信仰的名族,此文更是塑造了一批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也许这是他们信仰的一种代表吧。
韩子奇作为一个在行路中留下的弟子,面对残败不堪的梁家,自己带着梁家人的误解来到了对头家学商,学成归日独自撑起了梁家的重担,其重情重义之情,可见一斑。这许就是一种信仰吧。
同时,韩子奇不舍其玉,未保其爱好,远走伦敦,这大概是他们对自己另一种信仰的坚持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伟大动力。
梁君璧是作为一个旧思想的女性出现的,她如母,给了妹妹一份温情的保护,让他可以去毫无顾忌的接受新的教育,让她可以保持一份纯粹去看世界;她坚定,给了师哥(丈夫)一份坚实的后盾,让他可以放手去追梦;她固执,她执拗也分开了妹妹和丈夫,却也是无奈,在这一场爱恨纠缠中,早已分不清谁对谁错。不知道在古兰经中,如何来解释这样的事情。
梁冰玉似乎要幸运的多,她早早躲在了姐夫的庇佑之下,家庭的重担在她生涯里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阴影,所以她才会在面对时后,大喊出,她要自由的爱这样的话,同时也为保持这份纯粹而决然离去。
韩新月有着父亲温情的庇护,但是敏感如她早早感受到了大姨对她的冷情,于是她努力成为姣姣者,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想要挣脱束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不幸一如她,在人生还没起航时就被病魔折断了双翼,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一段短暂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给了她生命晚年的光彩。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方话片时。曾经的拥有早已让心不再孤单。
韩楚潮面对命运的不公,努力如旧。面对爱情的短暂,他一生相守。
刘妈作为一个苦命人,面对韩家的收留,为韩家操劳一生。
韩天星面对小姨的女儿,尽心维护,给了新月为全部的爱。
文章闪烁着的是质朴的情感,爱情、亲情、。错综纠缠,却让我的心是浓浓的暖意,事不由人,却在适当的时间里,互相都曾倾其所有的相与。
【第3篇】
在中,我阅读了《穆斯林的葬礼》一书,有些感触,也对这本书有些“批评”,也许是拙见,我便借这篇文章来表达一下拙见吧。
本书由两个故事线交织而成,这两条线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两条线起先毫无关联,但在它们中出现同一个名字――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韩子奇时,它们相遇了,接着,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的起浮,两条线逐渐相交、缠绕,直到故事的最后一个高潮来临,它们融成一体,向世人展现出的,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一个由众多的悲剧所组成的,一个大悲剧。在这场悲剧中,有许多命运悲惨的人物: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他们都曾在本书中哭过、笑过;喜过、恨过,然而在故事终于时,也只能默默遵从命运的安排。有的遗憾而去,抱憾终生,有的存着痛苦活过一生。在这本书的字字句句中,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在哭诉,在抱怨着这悲惨的命运。作者用她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展现出这样一幅浩大、凄美的画卷,着实令人叹服,令我读完后感受良多。
其实,当我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穆斯林的葬礼时,还以为这是一本外国名著,毕竟“穆斯林”着实不像中国名字,看了本书我才知道,“穆斯林”原来指的是伊斯兰教教徒,也就是书中大部分角色的身份。他们也有另一个身份,便是回族人,书中称为“回回”。看这本书前,我对回族人的印象只局限于“兰州拉面里那些戴白帽子的,不吃猪肉的人”(恕我冒犯),看过后,我对回族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作者也是回族人,是穆斯林。作者笔触细腻,故事引人入胜,这本书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佳作了。但也有一个(我自认为的)不足,作者在塑造梁君壁这个人物时,写到她小时候十分聪明伶俐,很能帮助父亲分担忧愁,也很通情达理,可以说是位“佳人”。而她长大后,成为“韩太太”后,就变成了一个有些,甚至说,很是不讲理,爱贪小便宜,在金钱面前弃情义于不顾的泼辣妇女,几乎就是本书仅次于蒲老板的“反派人物”。把这两个形象,梁君壁小时和大时分开看的话,作者塑造人物很成功,小时让人怜爱,大时让人气得牙根痒。然而“她们”是同一个人,这种性格变化是否过于夸张?以上仅是个人拙见。
总而言之,《穆斯林的葬礼》不失为一本好书,推荐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