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600字

【第1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 ――题记

落寞、不甘,酿就童年的过错。童年的记忆,良知的谴责,惊人的真相……你回到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好人是否有好报?《追风筝的人》一书中那个老实善良忠诚的兔唇男孩哈桑,他是好人这毋庸置疑,即使遭到了背叛,面对阿米尔少爷的诬陷,他再次选择了包容。这样的好人,最后却落得凄惨的下场。也许有人会说,阿米尔少爷奋不顾身救出哈桑的儿子,正是对哈桑善良的回报。可是哈桑的同样也是对主人忠心耿耿的老实人,他的好报呢?一辈子视若生命的儿子却是别人的,妻子的抛弃,最凄惨的事情都降临到这个好人身上。我不禁深思好人真的都会有好报吗?

对于文中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时追风筝的场景,起初我并不理解哈桑为什么总是能准确无误地追到风筝,作者想表达给我们的是什么,读完后我才恍然大悟,哈桑追的风筝不仅仅是天空上肉眼可见的风筝,也是阿米尔一直在心中追寻的无形的风筝,童年的哈桑就已经能准确无误地追寻到它。哈桑不是看影子,“他就是知道”因为哈桑早早地就走上了那条成为好人的路,不曾迷茫。反观阿米尔那时还在迷惑,徘徊,内心还在剧烈地挣扎,很久以后他才追寻到那只在他心灵上空飘忽不定的风筝。正如童年哈桑总是能带着阿米尔找到风筝一样,成年后的阿米尔也终在哈桑的带领下找到了那只自己的风筝。我想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是透过索拉博对哈桑说的,是替童年的自己说的。

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哈桑的不幸,和阿米尔的蜕变中沉浮,阿米尔负了哈桑,阿米尔的父亲负了阿里,我想阿米尔比他父亲更让人敬佩,阿米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弥补,而他的父亲从未把阿里当作。起初,他对仆人儿子和自己儿子一样甚至更多的疼爱,我被他的重情重义感动,那时我以为他是把阿里当做好,才对哈桑视如己出。当阿里提出离开的的时候,他拼命地挽留,原来留的是哈桑,不是阿里。如果他把阿里当作朋友,就不会有哈桑,就不会和阿里的夫人上床,他不如阿米尔。我更喜欢阿米尔,在他心中哈桑是朋友,是独一无二的挚友。

我常常想追风筝的人到底指谁?他所追逐的仅仅是那只蓝风筝吗?追风筝的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只不过哈桑追逐的那只断线的蓝风筝,追寻是他心心念的阿米尔少爷的荣耀。而阿米尔去追寻的那只风筝则承载得是良知,是童年一直困扰着他问题的答案,追寻的是内心的无愧与释然,是对哈桑迟来的回馈。我们也是追风筝的人,在不同的路上,追寻着自己的风筝。

【第2篇】

为你,千千万万遍。

――题记

金秋九月,五色的风筝翻飞在澄澈的蓝天。臆想着,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时光穿越千山万水的样子,阿米尔,哈桑…..

“ 来呀,你反击啊!“阿米尔愤怒的喊着,回应他的只有无际的包容和沉默。”你满意了吧“。带着所有的爱和无奈,哈桑转过身去,离开。留给阿米尔的是无尽的愧疚与自责,他想用肉体上的疼痛弥补哈桑,可他不知道,他在放任哈桑被人伤害的那一刻的懦弱,所有的一切都变质了。

也许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想阿米尔一样或为了财富,或为了的专宠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得到的事物, 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可是当时光滚滚向前,我们是否发现曾经执着追寻的、或为此放弃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为了得到,我们曾选择放弃、背叛、谎言、隐忍……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那,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的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

“来吧,这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一句话。阿米尔开始了他的救赎。在一次次艰难险阻后他带回了索拉博。 那是哈桑的孩子,哈桑已经死去了,但那个孩子和哈桑一样,像是以前的哈桑一样,但唯独少了一样,就是不再微笑了,眼神一直那样的空洞,那个孩子一直悲伤着。风筝,又是风筝。阿米尔在一群孩子中帮索拉博追风筝,并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儿时哈桑对阿米尔说的话,而此时,阿米尔对着哈桑的儿子说这句话,这一刻,索拉博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这一刻,阿米尔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亲情与,背叛与救赎,真相与谎言,责任与愧疚,人性的弱点与光芒,充斥着故事的全部。我想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犯错,然后弥补,然后又无可避免的犯错,然后再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弥补。生命中有太多需要我们承担的责任了,而人往往自私和懒惰,以为可以逃掉,却把自己弄得深陷泥淖,然后,再拼命地爬起来。

或许我们可以在看过小说之后,想想自己,是否有难以忘怀的自责,是否还有对曾经的悔恨,如果有,那么去救赎吧,去寻找内心的安宁。

追风筝的人,

所追逐的仅仅是风筝吗?很明显不是。我想,那只风筝既是哈桑在喊过“为你,千千万万遍”后,去追逐的那只断线的风筝,也是阿米尔成年后,踏上重回之路,去追寻自我救赎的那只他心里面的飘忽不定的风筝,更是我们千千万万人,所要寻求的,内心的无愧和宁静。

【第3篇】

风往那里吹,我往那里去――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着自己的人格,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该往何处往往需要我们用人格来指引。《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给了我们阐述了这种思考。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儿子哈桑的故事,少年时他俩从小手足情深,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中,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获得第一名的风筝,可是却被一群人堵住了去路,让他交出风筝。阿米尔害怕的躲进草丛,逃跑了。当他看到哈桑满身创伤地回来时,心里充满了自责和痛苦,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哈桑。可是由于虚荣心的作怪,阿米尔害怕哈桑告诉自己父亲真相,于是他慢慢地疏远了哈桑,最后逼走了哈桑。不久后,为躲避阿富汗战争,阿米尔自己跟着父亲逃到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踏上离开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为少年的好友尽一点力。在寻找中,他发现哈桑尽然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最终他把哈桑的儿子带回到美国,哈桑却永远地留在故乡。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读起来令人回味良久。书中“风筝”是象征性的,它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真正的阿米尔。

每个人心中也许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什么,让我们勇敢的去追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819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6月9日 03:33
下一篇 2024年6月9日 03:33

相关推荐

  • 《孝经》读后感300字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字,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恭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让着长辈。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是以孝治国,所…

    2024年4月16日
    194
  • 寻梦在春天

    这是一篇高中高二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春天到了,希望还会远吗? ——题记 这个冬忧郁了许久终是没有落下几片雪花,而一条被人们称…

    2023年2月4日
    245
  • 《小珊迪》读后感600字

    《小珊迪》这篇文章很感人,主要讲了一个叫珊迪的孩子,他靠卖火柴养活自己和。当那次他卖火柴给“我”时,因为回来拿零钱回去的路上被马车轧伤了,死前仍坚持让把零钱送来给“我”,还担心弟弟…

    2024年4月22日
    188
  • 微笑是一种力量作文700字

    有人说过,来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并向太阳微笑,我相信,微笑是一种力量。――题记一张微笑的脸和一张愁苦的脸你喜欢哪个?不用说也知道,自然是前者,但有人想过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2024年8月4日
    178
  • 《三十三年梦》读后感1500字

    《三十三年梦》读后感1500字: 接触朱家姐妹的作品还是在个世纪,经济独立伊始,家累之前的专职伪文青阶段。俩人的短篇小说集各买了一本。当时看完的感觉是惊艳的。姐姐的文字华丽又“老灵…

    2023年4月7日
    253
  • 《触摸春天》读后感400字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这句话是著名的爱因斯坦说的。它可以用来衬托着这本书中的女孩,这个善良、可爱的女孩她和正常人不一样,她失去了…

    2024年7月25日
    1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